厂方将产品原材料的鲣鱼经加工后放入冷藏库储存时,因放入过多鱼肉导致冷藏库温度不均,从而使鲣鱼的氨基酸转化为组胺成分。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对待食品决不可疏忽,但是却不乏一些不法厂商制作超标、有毒食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在频频上演。
据日本共同社10月13日报道,日本静冈市的羽衣食品公司近日发表声明,从该公司名为“清淡型海味鸡肉”的鲣鱼罐头中检测出超过公司标准的“组胺”成分,或引起过敏症状。公司已开始召回同系列3种产品,总计约672万罐。羽衣公司说明称,“消费者投诉说出现口腔发痒等不适症状,但并无大的健康危害”。
决定召回的3类产品的保质期皆为2016年7月7日-8月27日之间。这批产品于2013年7月8日至8月28日由该公司位于静冈县烧津市的委托工厂生产。厂方将产品原材料的鲣鱼经加工后放入冷藏库储存时,因放入过多鱼肉导致冷藏库温度不均,从而使鲣鱼的氨基酸转化为组胺成分。
9月26日-10月3日之间,羽衣公司接到3名消费者投诉,称“舌头发麻”,但问题产品没有剩下,未能进行检查。由于此后的4日-6日间又有3名消费者投诉,羽衣公司调查了库存产品等共约100罐,发现约有3成商品的组胺成分超标。公司道歉说:“给大家添了很大麻烦,非常抱歉。”
日本羽衣食品公司近日发表声明,该公司名为“清淡型海味鸡肉”的鲣鱼罐头“组胺”成分超标,或引起过敏症状。图为公司已开始召回的同系列3种产品。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