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洋奶粉又出新问题。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15日公告,发现澳门市场上一种由美国生产的名为“利全婴儿奶粉阶段1”的婴儿奶粉,含菌量不符合标准,要求进口商回收。
近日,洋奶粉又出新问题。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15日公告,发现澳门市场上一种由美国生产的名为“利全婴儿奶粉阶段1”的婴儿奶粉,含菌量不符合标准,要求进口商回收。
记者就美国利全奶粉事件调查了海口市场,未发现该品牌的奶粉在售。在过去的洋奶粉问题事件中,海口卖场及时排查,如有发现,第一时间下架问题奶粉。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称,在对澳门市场上的婴儿奶粉进行例行抽检时发现,由美国“Nature’s Nutritional Labs,LLC” 生产、批号为1202109的399克装“利全婴儿奶粉阶段1”的含菌量不符合标准。卫生局已要求有关进口商回收上述批次婴儿奶粉,商号也必须停止向市民供应该批次婴儿奶粉。
婴幼儿奶粉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变成了一个敏感话题。从三氯氰胺事件到最近的南山奶粉致癌门,致使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降至最低点。导致短短几年间,洋奶粉均价已经从200元/罐迈上了300元/罐大关,经过2011年底调价后,一些奶粉甚至开始“奔四”“奔五”。当洋奶粉在国内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时,问题也一个接着一个。亨氏、明治、奥兰等奶粉在国内大陆市场的问题频现,也让国内妈妈的心又一次被提了起来。
记者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发现,在过去的十几个月中,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