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PM2.5查询 > 补硒能有效减轻雾霾危害

补硒能有效减轻雾霾危害

时间: 2017-01-09 17:2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娜娜

根据目前的研究,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肺癌风险、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几方面。虽然空气污染是增加这些疾病风险的因素,但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雾霾一项

摘要:

  根据目前的研究,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肺癌风险、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几方面。虽然空气污染是增加这些疾病风险的因素,但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雾霾一项。在雾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如果其他方面能够加强健康管理,特别是营养方面,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雾霾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研究证明,PM2.5这类微细颗粒物进入肺泡之后,很难被人体清除,它会引起人体的氧化应

  激水平提高,炎症反应水平升高。那么,在膳食当中,就应当注意适当多吃一些有利降低炎性反应、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的食物。

  考虑到雾霾中的重金属毒素如铅、镉、汞、锡、砷、镍、铊等等会伤害呼吸道,沉积在肺泡中,还要注意保证人体组织修复的能力,远离肺癌的各种风险因素。

  补硒,有效清除雾霾危害

  首先,硒作为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清除有害的自由基,降低身体的氧化应激程度,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参与生物体的氧化过程,并且对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具有解毒作用,而硒正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硒作为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与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在生物体内可以与带正电荷的有害金属离子相结合,在体内能与汞、甲基汞、镉及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络合物),把能诱发癌变的有害金属离子如铅、汞、砷等直接排出体外,消解了金属离子的毒性,起到解毒和排毒作用。

  补硒就选酵母硒

  不管硒是作为药物,还是保健品,应用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安全补硒。例如以亚硒酸钠为代表的无机硒,就有很强的毒性;同时,无机硒吸收前必须先与肠道中的有机配体结合,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而肠道中存在着多种元素与硒竞争有限配体,从而大大影响硒的吸收。

  因此,选择补硒产品,应该选择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吸收好的产品。研究发现,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最常见的载体是酵母,而以酵母为原料研制的酵母硒是高效、安全、营养均衡的补硒来源。

  将酵母硒作为硒源补充具有以下这些优势:

  (1)酵母硒中的有机硒含量占总硒量的99%以上,并且都是以和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其中硒特需氨酸的含量超过50%。

  (2)毒理学试验证实:酵母硒食用安全,按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实际无毒物质,而亚硒酸钠属于有毒物质。

  (3)与亚硒酸钠相比,酵母硒对机体血硒水平的提高更显著,生物效力更强。

  (4) 酵母硒本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除可作为硒源使用外,还同时提供其它有益的营养素。

  其他营养素有机补充,加强效用

  n-3脂肪酸——抗炎

  n-3 脂肪酸(鱼油中的 DHA及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等)有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国外研究发现,在污染环境中的老年人在增加 n-3 脂肪酸之后,和没有增加的人相比,心血管方面的指标会有所改善。

  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叶绿素有利于减少某些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而胡萝卜素在身体内转变成维生素 A,有利于上皮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肤等)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如果维生素 A缺乏,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在雾霾环境中会雪上加霜。

  维生素的

  初步研究表明,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叶酸、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等营养素能够减弱大气污染情况下的健康损害,比如被大气污染所苦的哮喘儿童,在增加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摄入之后,通气量的下降程度会轻一些。

  说到底,在环境污染没法短期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健康生活努力,

  在污染的环境中,比别人抵抗能力更强一些,活得更有质量一些。

相关标签
雾霾
补硒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空气质量指数:
数据来源: pm25.in

空气质量标准

PM2.5指数 等级 注意事项
0-50 1级 优 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清新空气
50-100 2级 良 可以正常进行室外活动
101-150 3级 轻度 敏感人群减少消耗大的户外活动
151-200 4级 中度 对敏感人群影响较大
201-300 5级 重度 所有人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
>300 6级 严重 尽量不要留在室外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