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也向记者证实,医护人员由于与病人的接触等,尤其是一些传染类疾病患者,被感染的情况也的确存在。
李春盛也认为,通常的防护措施不外乎护理人员经常洗手,对于传染病患者注意隔离,穿隔离衣、佩戴口罩等,“目前还没有其他特别有效的方法。”
面对死亡是工作常态
“对于ICU病房护理人员来说,的确会比其他人更多面临死亡,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做好护理,这也是对病人家属的一种安慰。”
面对死亡,已经在ICU病房工作4年的王玉还是不适应,她告诉记者,还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虽然表面装作淡定,为病人进行尸体料理,但看到一些非正常形态的死亡,如患者器官塌陷、身体扭曲等情况,还是会很害怕,晚上睡觉也会做噩梦。
“与其他科室相比,ICU病房的护理工作的确压力更大,因为我们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病人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病人前几分钟一切都正常,可能下一分钟血压就急剧下降,而且一般晚上病人出现特殊情况比较多,有时12个小时的夜班会忙到连坐下的机会都没有,这也需要我们更快速地做出反应,以医嘱为例,其他科室病房需要在医生书面医嘱的前提下执行,但ICU病房可以实行口头医嘱,护士将医嘱与医生进行口头核对无误后便可执行。”
现状
有专家指出,ICU充足的护士人力资源配制是保证ICU护理质量的首要前提,综合ICU病房中病人与护士的比例至少应达到1:2-1:3之间,专科ICU中比例至少应达到1:1-1:2。王玉告诉记者,护理人员不足也是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我上夜班时需要同时照看3-4个病人,遇到突发情况时,也没有时间完成一些细节性的工作。”
■ 热点问答
面对死亡:适应后一般不影响心理
Q与其他科室相比,ICU病房护理人员工作中会更多面临死亡,比普通人更多面临死亡是否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一些冲击,尤其是初始阶段?怎样的措施能舒解这些心理压力?
国内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朱建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死亡也是一种创伤事件,一般人经历这些会对心理形成一些潜在影响,但这种事件的发生如果呈现常态化,人们也有可能在心理上形成对此的适应。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许克勤:随着护理人员慢慢在工作中接受这种状态,一般不会对其心理造成太大的影响,刚开始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及生理上的反应,但心理学认为,引起矛盾、纠结及冲突等的情况容易造成心理伤害,而面对死亡一般不会发生心理伤害。
Q或许是因为面临较大的工作及心理压力,有“ICU护士干不长”的说法,这是否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哪些原因可能导致ICU病房护理人员的流动?
李莲惠: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个人情况有密切关系,因为ICU病房的工作强度的确比较大,年龄稍大的人群可能确实无法胜任,尤其是体力方面,所以总体来说,ICU病房护理人员相对比较年轻,另外,ICU病房护士多为女性,考虑到生育等特殊情况,也允许护理人员一定程度上的轮转。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