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在我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过去各地探索的做法有三级医院之间的“强强联合”,也有三级医院与区域内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间的“以强扶弱”。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医院集团化改革除了对医院增加收益有利以及部分解决内部低效问题外,也将带来潜在问题。
一是组建的医联体如不涉及资产重组和管理体制创新,往往难以真正推动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人浮于事、管理低效的问题仍将继续存在。
二是随着医联体的组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医疗市场的垄断状况,导致医疗服务的效率下降,医疗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外部评价压力也随之增加。
三是医联体可能更为关注医院的经营和利润,注重经济收益,而对于协调解决社会和卫生关注的诸如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药品市场混乱、大型仪器设备过度设置和利用、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缺乏内在利益驱动机制和动力,对于确保医保平稳运作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等宏观问题缺乏热情。
“医联体政府一定不要拉郎配,一定要市场去结,‘自由恋爱’形成的共同体才有生命力。”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指出,人民医院过去5年结盟的那些对象,采取的都是服务流上的结盟,合资、并购在现实情况下都是不靠谱的事情。人民医院依靠信息技术、传递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将国内282家医疗机构联系起来,没有出现内部的太多麻烦。
国内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研究员指出,他个人并不看好医联体的发展,医联体的发展还存在医院内的体制性的约束。“医联体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应该拥有经营自主权、人事自主权、收入分配自主权。比如,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权,薪酬标准设定权,自由**权和辞退员工权等。但这些权力医院都没有,现行体制下也很难有。”
另外,朱恒鹏研究员还介绍,美国医疗联合体是一个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网络,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主要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并且促进国民健康,关于这个目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健康,在文献中称为医疗体制的三角,希望三个目标都能达到。
据悉,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医疗联合体。美国把过去分散的退伍军人医院经过整合,形成了国内21个医疗联合体,每个医疗联合体将门诊、就诊管理,到专科以及到预防都包括在内。美国医疗联合体有7-10家医院,30多个诊所,五到七家长期护理机构,10个至15个家庭护理中心。
求医小科普:
医疗联合体 所谓“医疗联合体”,即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组成“医疗联合体”,居民则选择就近联合体签约就医,在社区首诊,逐级转诊。
“医疗联合体”概念是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提出,目前上海、广州等地已经陆续建立。其中上海在2011年初就开始建立 “医疗联合体”,据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透露,上海新医改方案,从“软签约”到“硬签约”,到在医疗联合体内“定轨”就医,市民目前自由就医的习惯或将被改变。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