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李政是郑州一家医院的乳腺科大夫。小到俩月大的娃娃、大到87岁的老太太都找他看病。他亲切、医术好,更被哺乳期妈妈亲切地称为“奶神”。
40岁的李政是郑州一家医院的乳腺科大夫。小到俩月大的娃娃、大到87岁的老太太都找他看病。他亲切、医术好,更被哺乳期妈妈亲切地称为“奶神”。因为是男大夫,从前没人愿意找他看病,但现在他的诊室门口总是排着长队。
“奶神”是如何炼成的?
【“奶神”坐诊】
“他是我们妈妈
心中的‘奶神’”
“来晚了,前面还有十几个呢!”昨天上午10点,郑州一家医院乳腺科男大夫诊室前,29岁的李女士自言自语起来,她最近被查出乳房长了结节,表姐推荐她来找乳腺科男大夫看,没想到路上堵车就来晚了。
旁边一位中年女子说,来找乳腺科男大夫看病的是来了走,走了又有人来,没断过人。
诊室里,乳腺科男大夫正为张女士作检查,“这儿疼不?这呢?”“孩子多大了?奶突然变少几天了?”
在为张女士把脉、看舌苔,又问了一些日常情况后,李政开了单子,并叮嘱她注意饮食和情绪。怕她忘了饮食禁忌,还特地写在纸上。
32岁的赵女士弓着腰就进了诊室,“我积奶有几天了,生孩子排过两次奶,还是不通,快给我看看,浑身难受得不行。”
问诊、把脉,乳腺科男大夫用他自己首创的背后催乳手法为赵女士排乳。
“我是朋友介绍来的,她积奶就是找的你。”临走,赵女士还特地要了医生的电话。
随后,56岁的王女士,乳房被小孙子头顶了下,疼得不行,来找李政。
28岁的宋女士,孩子断奶一年了,现在乳房还能挤出来乳白色的东西,来找这个医生。
35岁的张女士,乳房里的结节过去一年里又长大不少,来找您……
“他可是我们妈妈心中的‘奶神’,大家私底下会喊他老大,再难的问题只要来老大这儿,都不是问题。”市民郭郭说,郭郭就在郑州市一家大医院附近住,因为积奶,没少找这位乳腺科男大夫。
【曾遭冷遇】
因为男性身份
刚坐诊时并不受“待见”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究竟给多少个患者看过病?
据河南商报记者观察,昨天上午没到11点,他就已经看了30多名患者。
就拿一天坐诊给60位患者看病来说,一周保守估计有300人,一月就有1200人,一年就有1万多人。2001年,李政创办了乳腺科,在这儿一工作就是15年。
其实,一开始,这位乳腺科男大夫的诊室也曾门可罗雀,为啥?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开玩笑说,曾经有位男士陪着媳妇儿来看病,一看是个男医生坐诊,就硬拉着媳妇儿走了。还有的女患者来看病,患者老公的脸色总不是多好看。
不过,在这位乳腺科男大夫这儿,因为很多患者都是介绍来的,这种状况还不算特别多。
也有人给他开善意的玩笑,整天面对的都是女人,爱人不吃醋?
李政爽朗的笑声再度响起,他说,要是一般人可能会,但我爱人也是名医生,“都是医生,都是治病,非常理解我。”
“来我这儿的都是患者,我看的是病。”这位乳腺科男大夫说。
小到俩月大的娃娃、大到87岁的老太太都找他看病。
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身边有不少同事、朋友都找这位乳腺科男大夫看病,就是冲着他的技术去的。
面对“奶神”的称呼,这位乳腺科男大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人得病,遇到能救治他的,就会把大夫当神一样。”
【“奶神”家风】
大夫就是要治病救人
想赚钱想成名别当大夫
不过,在这位乳腺科男大夫看来,当大夫,得先说“道德”,再说“技术”。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说的“道”是“认可将要做的事情”,而“德”就是在行为规范中恪守规章制度。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建立了微信群,里面有哺乳期的妈妈,还有郑州一些催奶师,闲暇之时他会为这些人答疑解惑。他不求回报,不求钱财,一句“谢谢”就足够了。
医术如此了得,这跟这位乳腺科男大夫从小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为李氏中医传人。老家在豫东地区,爷爷在世时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医生。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说,李氏中医源于豫东李氏中医外科世家,始于清中期乾隆年间,擅长以中医特色治疗乳腺疾病、疮疡、皮肤疾病、周围血管病等。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打小跟着爷爷,先从《弟子规》《百家姓》等学起,慢慢接触中医方面的书籍,如《药性赋》等。
“当时可能理解不了多少治病啊救人啥的,但每次看到爷爷、爸爸救了人,就觉得他们很高兴。”
到了考大学的年纪,这位乳腺科男大夫想都没想就报考了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而父亲则把从老一辈儿那传承下来的话告诉他:“大夫就是要治病救人,想赚钱,想得名就别当大夫,当了大夫就别想这些!”
这些年,父亲还总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未来期许】
中医需要传承和发扬
这些年,这位乳腺科男大夫根据家传和临床经验研制开发的“乳癖丸”治疗乳腺增生、乳房肿瘤,“散结止痛膏”外贴治疗乳腺炎、乳房肿块、疼痛等经临床应用多年效果显著。
这位乳腺科男大夫说,在临床上,经常有乳腺结节患者做了手术后反复发作,这个时候可以来试试中医治疗。
他的家人很多都是从医的,他有个孩子,有人羡慕他后继有人,以后会不会让孩子也学医?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让他有所顾虑。
“看病不是商品买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行。”
他说,看孩子以后的选择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