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0年测定人类遗传密码以后,迄今全世界科学家可以解读的遗传密码不超过3%。”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的第一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讲堂上。
“最近30年测定人类遗传密码以后,迄今全世界科学家可以解读的遗传密码不超过3%。”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的第一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讲堂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内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表示,还有97%的遗传密码可以测出来但还没有人能很好解读,当中蕴含着大量原始创新的机会。
陈润生院士表示,这97%的遗传密码的突变也与疾病有关。已经发表的研究表明,其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仅肿瘤就有前列腺癌、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此外与心脑血管病和代谢病也相关,还会影响肿瘤**的活性以及免疫系统的能力。“肿瘤**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在这97%的非密码区里发现了一个元件可以影响肿瘤**的活性,这很有意义。迄今为止这97%的遗传密码突变还没有纳入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当中来,现在医院里可查的指标都是人类可以解读的3%遗传密码。”
“解读这97%当中的任何新的一点,你就会获得原始创新的机会。”陈润生院士说:“97%的遗传密码中有各种各样的元件和功能,以我们和协和肿瘤医院研究的食管鳞癌为例,我们找到了97%的遗传密码中很多突变与食管鳞癌有关,并提供一个可以判断食管鳞癌分期的指标,将会对治疗及愈后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个人的遗传密码到底有多长?陈润生院士用一个简单的计算给出了回答。“如果把遗传密码每3000个字符打到一页纸上,一百页装订成1厘米厚的一本书,大约有1万本书才能装完,这些书从地面可以排到40层楼房高。”遗传密码犹如一座科学尚未突破的巨塔。“在这些没有突破的困难当中,蕴含的是无限创新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就能获得优秀的成果。”陈润生院士说。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