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学、甲胎蛋白检测等传统方法还无能为力的时候,检测血清中循环非编码单链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提前预警并监测肝癌的发生。
在影像学、甲胎蛋白检测等传统方法还无能为力的时候,检测血清中循环非编码单链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提前预警并监测肝癌的发生。这是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领衔的课题组,日前在国际优秀学术期刊《癌症快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这种检测方法非常简便,成本也比较低,只需要进行指尖采血,就可以在3小时内得出检测结果。
据统计,目前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0%~50%,而微小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小肝癌约为75%。因此,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手段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从2007年4月到2014年3月,共有7个国内医学中心的 9287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了随访。这些患者约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甲胎蛋白的定量体检,以监测肝细胞癌的发生。
通过回溯性检测肝癌患者在临床确诊前体检的血清样本,科研人员发现其中的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microRNA分子成分呈现特异性表达。科研人员进一研究发现,这组标志物能够比传统方法更早发现肝细胞癌,甚至可能在临床确诊前12个月发出预警。
李亮说,microRNA组合很适合用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临床前筛查,这一人群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大于35岁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相关研究计划已经通过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伦理审查,科研人员正抓紧对microRNA应用于肝癌提前预警的研究结果进行大规模验证,希望能够尽快推向临床。
相关阅读:
肝癌病因
肝癌症状
肝癌怎么办
肝癌疾病诊断
肝癌治疗方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