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友们聚焦的部分疑问,记者专访了哈佛大学博士,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全健康国际学院院长宁毅。
自从多地陆续开展新冠抗体检测之后,“你的抗体你得有数”这个话题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特别是多位专家预测国内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期可能出现在3~5月之后,众多网友表达出了检测新冠抗体数值的强烈意愿。
面对这个还在起步阶段的检测,网友们也提出了一些疑问:不同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报告有无统一标准?感染后或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能否抵抗国外正在流行的一些新型毒株?新冠抗体数值高低与感染康复后能否做剧烈运动之间有关系吗?
针对网友们聚焦的部分疑问,记者专访了哈佛大学博士,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全健康国际学院院长宁毅。
目前关于新冠抗体检测,不同机构出具的结果形态有所区别。如何看懂新冠抗体检测结果?宁毅博士表示,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有对应换算和逻辑关系。举个例子,定性检测结果有的分为阴性和阳性,有的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理想情况下应该有一个定性与定量之间换算、匹配的关系。对于不同抗体检测产生的不同结果,存在逻辑关系,需要有后续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宁毅博士认为,理想情况下,不同抗体检测的结果之间是有换算和逻辑关系的,便于理解和实际应用中比较。
关于新冠抗体数值检测,网友们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大家因感染或者接种疫苗而获得的抗体,能否抵抗国外正在流行的一些新型毒株?对此,宁毅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变异的毒株和原来的毒株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目前产生的抗体形成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随时间延长会有逐步衰减,但是对新型毒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宁毅博士还强调,感染新冠之后,心肺和其他脏器功能受到损害,在恢复阶段,鼓励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的时间、强度、频率,同时学习促进心肺康复的技巧和有针对性的健康饮食,促进身体的康复。
以下是访谈全文:
提问:最近,多地陆续开展新冠抗体的检测,新冠抗体检测有没有必要?它有什么意义?
宁毅博士:从政府或机构层面,做检测主要是为了监测。监测与检测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政府机构组织通过监测,有助于了解社区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全面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并预判和预测未来可能疫情的变化。而重点人群的新冠抗体数值检测,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对于新冠病毒的免疫水平。如果抗体数值比较高的话,就能让自己及子女安心;如果比较低的话,就可能是从未感染新冠、需要打疫苗或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当然具体情况下受检者较好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提问:目前关于新冠抗体检测,不同机构出具的结果形态有所区别,有的机构只做阴性、阳性的定性检测,有的机构会检测具体的抗体数值(不同机构的数值单位也有所区别)。受检者对如何看懂抗体检测报告是有疑惑的,请问未来新冠抗体检测的结果会否形成统一标准?
宁毅博士:理想情况下,不同的检测方法测定的不同抗体水平应该会形成对应的换算关系。这样的话,不同的结果或不同的检测方式之间,可以形成相对比较。举个例子,定性检测结果分为阴性、阳性,那么哪些数值区间分别属于阴性、阳性,而强阴、强阳又是什么数据区间等,应该有一个定性与定量之间换算、匹配的关系。我认为,这个领域,不一定会形成统一的标准,但不同标准之间是应该有换算关系的,或者有更加精准的解读,针对不同结果,提供相应的后续解决方案。
提问:多位专家预测,未来3~5月国内可能会出现新冠第二波感染高峰,您怎么看?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宁毅博士: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设,第二波感染高峰期何时出现,波峰如何衰减,没有太多的依据,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比如,人群中抗体水平有多高,这关系到人群自我保护能力和免疫力;假如群体抗体数值高,绝大多数人能够自我保护,那这波高峰可能不会出现。再比如,感染高峰是短时间内形成国内范围内的感染,如果某一个时间点,群体免疫力降低,群体自身抵抗力统一下降,形成大量的易感人群,加上这个时间点上出现新的病毒传染源,那就有可能引起疫情的波动。如果抗体水平下降并不同步,可能的波峰会比较小。如果出现变异特别大的病毒株,何时和波峰多高,更多受到新病毒株的特点影响。
提问:目前我们检测新冠抗体数值,受检者比较关心的一点是,我们因感染或者接种疫苗而获得的抗体,能否抵抗国外正在流行的一些新型毒株?
宁毅博士:如果遇到新型毒株,原来的抗体保护能力可能会降低,但还是有保护力的。一般来说,新冠变异的毒株和原来的毒株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目前产生的抗体形成的免疫力,对新型毒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清华大学有一篇文章提到过这一点。我拿流感病毒举例,每年的流感病毒都在变异,但我们接种的流感疫苗都是去年流行毒株的疫苗,可它对于未来新的流感病毒变种还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个原理也适用于新冠病毒感染。
提问:面对可能出现的第二波感染高峰,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和需要重点防护的人群?应当如何保护他们?
宁毅博士:一般而言,重点人群指的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引发重症的脆弱群体,比如高龄老人和患有代谢性疾病、心脏病、肿瘤等基础病的患者。此外还有孕妇,她们由于代谢负担加重、免疫状态改变,也是新冠防控的特殊重点人群。
老人、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群体如果拥有较高的新冠抗体数值,在这个期间内对病毒的抵抗力比较强;但如果他们抗体水平比较低,并接触到感染源,就有可能感染。目前来说,如果局部地区有散发流行,防控奥密克戎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通风等传统方法,仍具备一定作用。
提问:新冠抗体数值高低与感染康复后能否做剧烈运动之间有关系吗?
宁毅博士:这涉及新冠感染后的全面恢复情况。疾病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方面是症状,另一方面是非症状,需要通过检查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假如他的肺部、肝脏或心脏受到了潜在的影响,但症状表现不突出。总的来说,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尽快恢复,比如加强营养、做好睡眠管理等。
举个例子,首先,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假如一个人瘦弱和厌食,那他需要保证基本的能量。在没有全面恢复之前,这个人可能会食欲不佳、能量不够,这就是他出现乏力、低血糖的原因。
其次,感染新冠之后,我们的心肺功能受到损害。在恢复阶段,人的心脏、肺部甚至肝脏虽然可能没什么症状,但依然处于相对损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运动、锻炼都需要循序渐进,活动的时间、强度、频率建议逐渐增加,让身体适应。
当然,从康复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鼓励积极的运动,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循序渐见。
提问:您如何看待新冠抗体数值检测这个行业?壹生检康这类民营机构推出“怡家测”新冠抗体水平检测产品进入抗体检测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宁毅博士:这种就是一些常规的检测进入到家庭,这是一个趋势。比如说,我们现在血糖的检测、高血压的检测,还有一些常见疾病的检测,都在家里就可以做了,这些常规疾病的居家检测大家已经接受了。实际上,这个行业的一个变化就是,有一些检测它可以逐步进入到一些家庭,尤其是家里有病号的,我觉得这个趋势是不变的,检测支持疾病预防和康复的家庭化。
比如说,美国有一些检测,让你自己在家抽一些血如指尖血,然后寄给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再帮助个人和家庭分析他的基因情况、他的疾病情况,这种做法在行业内还是比较普遍的。
对于新冠抗体居家检测的话,我觉得关键点在于检测的质量。比如说自我采集、邮寄等,这个过程中能不能保证样品的质量?如果能保证样品质量的话,那么回到实验室就可以做比较准确的检查。关于这种邮寄式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方式,我想壹生检康可能也应该做过相关研究,只要是有质量保证的话,那么它进入到千家万户的趋势应该不会变。
提问:目前,从网上的舆论来看,有一些人认为抗体检测是新一轮割韭菜,您对此怎么看?
宁毅博士:我觉得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检测行业的一些普遍看法,就是说,对于任何一种技术我们应该考虑要如何有针对性地用好它而不是滥用它。就像刚才我说的,同样是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国家的目的是“监测”,它关注监测的范围是多大,该如何选择代表性人群,监测数据返回来后,该如何进行分析以此判断人群免疫力的变化特点和趋势,这里边是需要很多技术支持的,包括调查设计和分析技术等。从个人“检测”这个角度来说,重点要准确判断谁应该做检测,什么时候做检测,针对不同的检测结果该如何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预防疾病或者如何保护重点人群。其实,每个具体的人群和个人和家庭都要做比较明确的分析才能够避免新冠抗体检测被滥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检测,为我们的健康再上一道保险,而不是滥用它。一些人是隐性感染者,但是自认为是未感染过,谨小慎微地过度防护。如果监测抗体水平是高的,这些人是感染过有抗体的,可以比较自然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