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治疗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医学专家呼吁,当前亟须完善各类肿瘤治疗规范并推广应用,建立“单病种多学科”诊疗制度,提高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创收压力,也使医生不能实施规范治疗。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院各科室要靠盈利养活自己。一位肿瘤科医生说:“谁都知道肿瘤的治疗‘无边’,动辄数万、几十万元,不是实在治不了,哪个医院、哪个科室愿把到手的‘肥肉’送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他们每天接收许多外院转来的病情恶化的患者,其中有很多没有得到规范治疗。
医保条件限制,导致放弃规范。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说,与国外情况不一样,国内医生除了考虑病人身体因素外,还要考虑其医保条件等。
朱波表示,病人医保不能报销,医生只能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治疗方案,也会导致诊疗规范未能实施。
我国目前仅制订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一些常见肿瘤诊疗指南的国内版
无规可依
我国目前仅制订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一些常见肿瘤诊疗指南的国内版
到内科就化疗,进外科就开刀,究竟哪种方法最适合?肿瘤患者无从知晓,医生则是“先抓到谁治谁”。
山东一家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说,基层首诊的肿瘤患者,大多未进行多学科的会诊。
一位自称医生的网友曾发帖指出,肿瘤患者成为某些医院科室间抢夺的“肥肉”。
吴一龙指出,肿瘤治疗存在不确定性,每种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总有一款最适合的方案。收治方案不合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收治无序一方面由于“无规可依”。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已推出40多个肿瘤的诊疗指南,覆盖绝大部分肿瘤,这些指南被国际公认优秀。
孙燕说,我国目前仅制订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一些常见肿瘤诊疗指南的国内版,还有很多肿瘤诊疗尚未规范。
“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疾苦,以及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是肿瘤治疗的目的,而不规范治疗却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国内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平说。
如何提升肿瘤规范治疗水平?首先要有全局观念,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不能以“病”为中心。吴一龙说,尽管各种方法治疗肿瘤都会有一定效果,但到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必须依据规范,站在患者全局的角度看问题。
据介绍,在我国很多医院,病人初次进了哪个科室,接受的就是这个科室最擅长的手段,而不是用最适合病人病情的方法。而在国外,肿瘤病人一般先由肿瘤科医生接诊,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后转由相关科室治疗。
朱波解释说,这就是“单病种多学科”肿瘤诊疗模式,即来自外科、化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科室专家组成工作组,共同讨论并提出适合患者的较好治疗方案。
“在肿瘤治疗中,有时治疗干预‘越少越好’,带瘤生存是一个重要治疗方案。”北大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李萍萍教授认为,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不应该进行无效治疗。
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胡牧指出,国外是谁付钱谁监督,但国内缺少这一块。建议加强对医生规范诊疗的监督,如违反规范医保可拒付,改为医生买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