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药品企业产品质量信用管理体系,推动药品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意识。
为了严格落实药品生产和经营主体责任,加强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监督管理。
7个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加强药品广告监管,对多次发布严重违法广告的药品生产、经营者采取列入“黑名单”、暂停销售、查办取缔等措施。并探索建立广告信用监管体系,研究设立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信用评价指标。各地要加快完善药品安全领域信用制度建设,通过药品安全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和分类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药品研制环节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信用评级,适当调整监督检查的方式、力度,建立信用风险预警与通报制度,健全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并通过“黑名单”、不良记录等方式,发挥市场调节与社会监督作用,从源头上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完善药品流通体系,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建立药品临床使用评价制度,通过研究制定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医疗机构药品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要求建立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并规定诚信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等行业规范。加快药品行业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药品行业等领域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建立健全药品企业产品质量信用管理体系,推动药品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意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