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李岩主任:冠心病合并心衰的发病机制
文章上传时间:2021-02-21 14:46:36
心内科李岩主任:冠心病合并心衰的发病机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李岩主任表示,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普及,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治疗使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冠心病已成为心衰的主要原因,多达1/3的代偿性急性心衰和11%的新发急性心衰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促发因素。
出现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可以表现为 ACS 或非 ACS。心肌损伤在 ACS 患者 通常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由于心肌大片状坏死或损伤,丧失有效的收缩能力,导致心室肌整体收缩功能显著降低。欧洲心力衰竭调查Ⅱ研究中,42%的新发心力衰竭患者可归因于ACS。而在非ACS患者,心肌损伤则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结果。
急性心力衰竭时,升高的左心室舒张末压可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神经激素的过度激活可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由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冠状动脉灌注降低而加重心肌缺血。另外,合并冠心病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存在冬眠或顿抑的心肌,这些因素最终均导致心肌损伤。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可逆性心肌缺血发作可能引起一过性心功能恶化。应激或自发性缺血时一过性左心室功能不全会加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此外,心肌氧供失调也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即使在没有明确缺血事件的情况下,也可能促进左心室功能不全的进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李岩主任表示,冠心病已成为了心衰最常见的病因,而且冠心病一旦合并心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其中,心脏重构是冠心病发展成心衰这一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而言,一定要做好预后,防止发生心力衰竭,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温馨提示:主任的出诊时间为每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