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孟捷:急性胆囊炎发病特征
文章上传时间:2021-02-21 10:46:39
急性胆囊炎多由于胆管堵塞和细菌入侵引起的,在胆囊急性炎症的病情发展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这是最轻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充血水肿,粘膜上皮细胞脱落,但细菌培养多为阴性。此时患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大多患者保守治疗可以痊愈。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此时胆囊壁水肿明显加重,胆囊管阻塞导致胆囊明显肿大,胆囊内生成脓液,胆囊的浆膜呈暗红色,胆囊表面可有脓性纤维素样沉积,机体大网膜可以包裹胆囊避免感染全腹腔扩散。这个阶段患者可表现右上腹疼痛加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达39℃,大量毒素吸收可导致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形成,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胆囊有穿孔的可能。
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此时胆囊极度扩张,胆囊浆膜可呈黑色改变,因为胆囊肿胀明显可引起胆囊壁缺血坏疽,胆囊内结石持续压迫胆囊壁可加重胆囊壁坏死,最终导致胆囊穿孔。此时患者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门静脉炎、甚至败血症等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在治疗上需要积极的抗感染、可以选择消炎利胆的中药,一般在3-5天左右患者胆囊炎的症状可逐渐好转。而由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给予上述治疗无效或症状缓解不明显者,需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在给予清淡饮食,避免高油脂及高蛋白饮食的摄入等饮食治疗后,需联合消炎利胆等药物,一般在7-10天左右症状即可缓解。但是在油腻饮食、高热量饮食的诱发因素下随时可复发,可以采取中医治疗进行控制,减少复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