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肝胆科胡立明主任:关于慢性胃炎的分类
文章上传时间:2020-12-26 16:03:25
脾胃肝胆科胡立明主任:关于慢性胃炎的分类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者的80%-90%,随着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逐渐升高。结合临床、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结果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属于中医胃脘痛或胃痞症的范畴;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等。
一、非萎缩性胃炎
内镜下又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后者又可分为:平坦型糜烂、隆起型糜烂。
根据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慢性胃炎可分:轻、中、重三级;根据胃黏膜上皮有无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又分为:静止期、活动期。慢性胃炎活动期就是慢性胃炎正在急性发作。
二、萎缩性胃炎
又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胃炎。
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分布,以胃窦为主,大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后者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这十分少见。
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的腺体萎缩,是胃黏膜变薄,不是胃缩小,其实在是胃黏膜老化,由胃黏膜长期慢性炎症所引起,又可以分为:萎缩伴肠化生和不伴肠化生。肠化生,胃黏膜上皮细胞反复炎症、坏死,修复,此过程中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改变,变成类似于小肠或大肠上皮细胞。肠化生又分为:小肠型化生、大肠型化生、完全性、不完全性。依病变的严重度,萎缩、肠化生又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三、特殊性胃炎
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种类很多,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痘疮样胃炎(疣状胃炎)、感染性胃炎(如结核、梅毒、真菌、巨细胞病毒等引起)、化学性胃炎(胆汁反流、其他对胃黏膜损害的物质)、放射性胃炎(放射治疗引起)、充血性胃病(如门脉高压性胃病)等等。
温馨提示:主任的出诊时间是每周六上午在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