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科刘广玲主任:中医是如何看待间质性肺病
文章上传时间:2020-12-13 15:55:35
间质性肺病简称ILD,是一种病理性基础病变,伴有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片弥漫性浸润,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扩散。今天我们来请肺病科刘广玲主任来为我们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看待间质性肺病的。肺纤维化其病位在肺、肾,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涉及虚、滞、毒三个方面。
一、虚
人体的呼吸运动主要与肺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固然是肺的功能,其中呼气是靠肺的宣发作用,吸气是靠肺肃降作用,但是吸气 的降纳,必需得到肾的摄纳作用的帮助,才能很好地完成,如何梦瑶生动地指出“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肾纳气,其息深深”和林佩琴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 之根。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都表明呼吸运动也依赖肾的功能正常。原因已明或未明的致病因子侵入人体,留滞肺内,损害肺脏,造成肺气亏 虚,令气失所主,在脏腑则为短气、喘促、咳嗽,在肌表则为易感冒;肺病虚损,病夯及肾,则肾气虚弱,不能纳气归元,气浮逆于上,则为喘促,动则尤甚。
病毒入侵,痰瘀互结造成肺纤维化。治当补肾纳气,但“久病已入血络兼之辛香刚燥,决不可用”,宜“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治宜“辛甘润温之补”,如巴 戟天、黄芪、寄生、紫河车、补骨脂等品。
二、滞
肺纤维化主要因为邪毒入络及因肺肾功能失调致痰、瘀等病理产物阻于肺络,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在水液代谢过 程中,继“脾气散精”之后,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若肺气亏虚,津气散布失调,潴为痰饮;肺主治节、朝百脉,助心脉而行血,若肺气不足,“肺中 之血留止”,产生瘀血。
三、毒
元气发于肾,通行全身,为脏腑经脉生理活动的原动力。卫气根于原气,有防御外邪攻击的作用,肺纤维化者先天肾气亏虚,再加上激素和免疫遏制剂的使用,损伤 机体免疫力,导致外邪入侵,临床上多以风温热毒之邪多见。与体内的痰瘀交结,蕴久化热,使病情加重,而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
总之,由于肺纤维化病机复杂,既有肺肾之气亏虚,又有邪毒羁留,痰、瘀交结,实难采用单一的治法,必须以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台的方法来认识本病,针对其病机,融补肾纳气、化痰逐瘀、清热解毒等多种治法于一炉,随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