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药界动态 >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同比增5.3% 严重反应输液占七成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同比增5.3% 严重反应输液占七成

时间: 2016-07-14 17:01  来源: 京华时报   编辑: 娜娜

7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

摘要:

  7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其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0%以上。

  报告显示,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9.3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8.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县级覆盖率达到96.6%。统计分析显示,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仍以医疗机构为主,药品生产企业报告较2014年有所增长。从涉及药品情况看,国家基本药物安全状况平稳,抗感染药报告占总体报告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从涉及患者情况看,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报告占9.9%,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涉及65岁以上老年人报告占21.5%,较2014年有所增高。

  2015年化学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所占比例为62.9%;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所占比例为51.3%;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0%以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显示,部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及类过敏反应,部分病例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总局提示:静脉输液是高风险、高获益的临床用药方法,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有门诊输液,门诊输液几乎成了国内老百姓的就医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输液好、输液快”的错误认识和就医习惯。应该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名词解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一个国家药品风险防控水平和能力的体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报告数量永远只是实际发生不良反应中很小的一部分。相反,报告数量增加,特别是严重的和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加,说明我们发现药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增强,我们就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防控这些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用药安全的目标。

相关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