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药界动态 > 吃抗抑郁药 真的会让人变得呆呆傻傻吗

吃抗抑郁药 真的会让人变得呆呆傻傻吗

时间: 2016-04-28 14:19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娜娜

“菜花黄、疯子忙”,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似乎连抑郁症患者也多会出现病情发作。据记者了解,抑郁症患者常常对抗抑郁药心存芥蒂,比如吃药会不会把人吃傻。

摘要:

  “菜花黄、疯子忙”,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似乎连抑郁症患者也多会出现病情发作。据记者了解,抑郁症患者常常对抗抑郁药心存芥蒂,比如吃药会不会把人吃傻,吃上药就停不下来等顾虑而不太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即便接受治疗,擅自减药、停药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对此,专家呼吁患者一定要走出观念误区。目前新型的抗抑郁药都比较安全,副作用小,规范用药不存在损害身体的风险。而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这才是恢复健康的关键所在。

  多数患者对抗抑郁药心存担忧

  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专家说,精神医学科门诊每天约有120人次就诊,其中超过50%都是因为情绪问题来诊。而让医生头痛的是,抑郁症患者对药物抗拒、抵触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患者多数对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心存担忧,有的甚至不愿意服药。

  一年前的5月份,陈小姐特别不舒服,吃不下,睡不好,早上四点就醒了,白天精神状况很差,人看着往下瘦。一开始她还以为是消化问题,去看了消化内科之后病情没见改善。后经消化内科医生建议来精神医学科就诊。

  精神医学科医生经仔细问诊、检查后诊断陈小姐罹患抑郁症,并给予药物治疗。陈小姐一看药物说明书,发现那些药的不良反应说明中竟然有出现攻击性反应、失眠、疲劳、健忘等字眼,对此陈小姐瞬间感到特别害怕和沮丧。“当时我就想,我治的就是失眠,吃这个药岂不是会更加睡不着。再说了,我也害怕吃了这些药自己会变成攻击人的疯子或者变成呆呆傻傻的。但是,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她每天按时服药,一年后的陈小姐慢慢发现自己对药物的副作用多虑了,现在完全恢复正常了。

  夸大副作用,自己吓自己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患抑郁症后一般必须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药三分毒”,既然是药物,肯定也有副作用。专家说,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大家对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非常片面,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有很多夸大之处,自己吓唬自己。

  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来说,在服药初期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头晕、困倦、出汗、口干等,大部分患者反应轻微,小部分中重度。但是,这样的不良反应在3-10天后逐渐缓解。而且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并不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损害!

  专家说,大众对精神类药物的担忧、抵触跟精神医学和精神类药物的发展史有关。老一代的抗抑郁药副作用确实很大,服用后患者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困倦、迟钝、口干、便秘、排尿困难、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而且程度一般较重。部分患者服药后看起来的确是“呆呆傻傻”。但是,新型抗抑郁药已经有了全新的 “面貌”,并不存在我们想像中那么多严重的副作用。

  减少副作用,医患沟通是最佳办法

  一般来说,对于单纯的抑郁症,选用抗抑郁药物在两周内抑郁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如果治疗8周后仍然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增加增效剂或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因此,千万别以为效果不好就立即放弃治疗。

  而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不必害怕,有疑虑可以跟医生沟通。同样的,精神医学科医生也应在用药前尽可能详尽地跟患者解释、交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比如有的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白天服用就有嗜睡的副作用,但是在晚上服用对于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而言就有显著的好处。

  专家还指出,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降低药物剂量或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可能就会解决问题。所以,针对药物出现的副作用,患者不必太紧张,应该定期复查,多与医生沟通,进行合理地应对,则可以把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专家忠告

  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

  抑郁症的治疗,切忌不可自行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即便医生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停药,但还是有不少患者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症状改善了就可以自行停药。“鸡毛不能试火”,当抑郁症复发一次,大脑的受损程度会一次比一次严重,而且复发的病人疗程会增长(一般首次抑郁症发作,服药疗程至少1年;第二次发作,服药疗程延长为2~3年;有过三次以上的发作,则可能需终身服药)。

相关阅读:

抑郁症病因

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吃什么

抑郁症疾病饮食

抑郁症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抑郁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莫让问题疫苗的恐慌击溃疫苗安全线
莫让问题疫苗的恐慌击溃疫苗安全线

每年的4月25日,是计划免疫宣传日,也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在这样一个...[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