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药界动态 > 男子透析染丙肝 凑齐20万仍无法换肾

男子透析染丙肝 凑齐20万仍无法换肾

时间: 2014-05-07 10:16  来源: 国内青年报   编辑:

“全家东挪西借总算凑够20多万元,本以为等到匹配的肾源就可以手术了。”冯雪源回忆,直到一位相识多年的医生告诉他,感染丙肝,是不能做换肾手术的。

摘要:

  身高一米八、体重220斤的冯雪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尿毒症。但是更没有想到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又感染上了丙肝。那时,刚满20岁的冯雪源在吉林省东丰县的县城里当汽车修理工,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体面”收入。

  在被不期而至的尿毒症着实惊吓了一阵子之后,他得知这种病可以通过透析和换肾治疗,顿时觉得人生又有了希望。

  “全家东挪西借总算凑够20多万元,本以为等到匹配的肾源就可以手术了。”冯雪源回忆,直到一位相识多年的医生告诉他,感染丙肝,是不能做换肾手术的。

  “这次我真的完了。”冯雪源觉得就像掉入了黑暗的深渊,他的世界彻底暗淡下来。

  类似的遭遇还发生在冯雪源的10多个病友身上。被医院通知患上丙肝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一种病”。

  那时的冯雪源相信,只要等到肾源,他就能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009年7月,持续一个月高烧不退的冯雪源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按照医生的建议,他很快开始在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

  每隔两三天,冯雪源都会带着两根止血绷带,出现在东丰县医院透析室。

  他回忆,刚做透析时,自己并没有做打长期战的准备。虽然每次透析,比牙签还粗的针头进入手腕时,总会让他疼得“一哆嗦”,他却没有像其他病友一样,在手腕内侧做用来减轻疼痛的“动静脉漏”。他盘算,做了“动静脉漏”会使胳膊的力气不如从前,如果半年内能换肾并康复,就没这个必要了。

  每次透析时,第一针扎进腕部内侧的动脉上,用于引血,第二针则扎进肘窝处,作为进血口。两针头间由透析管路与透析机相连。

  生病后,辞掉工作的冯雪源过着家与医院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就当休了个长假”,他想。那时的冯雪源相信,只要等到肾源,他就能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冯雪源记得,透析半年多后的一天,时任透析室主任于大海告诉他,需要被分离到隔壁一间透析室,因为他得了丙肝。

  “没啥事,二三十年也不会发作。”于大海轻描淡写地说。

  尽管如此,冯雪源在透析室外走廊的椅子上坐了1个小时才“缓过来”。

  事实上,在冯雪源被隔离前,已有10多名感染丙肝病毒的患者被转入另一间透析室。

  比冯雪源更后知后觉的,还有现年54岁的于德胜、52岁的王淑贤和65岁的乔翠芹。“开始还以为是特殊照顾,和病友聊天才知道这一屋人都得了丙肝。”于德胜等3人回忆说,起初,医生并没告知他们被分离出来的原因。

  “一年多时间里,东丰县医院30多名透析患者中,有22人感染丙肝,其中1人为误诊。”于德胜回忆,此后再没听说有谁感染过丙肝。多名患者告诉本报记者,到今天,21名明确患有丙肝的尿毒症患者已有9人先后离世。

  被分离到单独的透析室后,反应过来的丙肝患者质问院方,得到的答复是,“你本身就携带丙肝病毒”,或是“长时间透析容易感染”。

  当时,很多人相信于大海说的“二三十年不会发病”的话,买了些保肝药品,就没再做其他治疗。有些人则觉得,得了尿毒症已经没几年活头了,要是能活个二三十年,也算赚了。更有人说,按照甲、乙、丙的排序,丙肝在最后,应该是“最不要紧的病”。

  她不想因为丙肝拖累丈夫,对方也没有再继续生活的想法,在感染丙肝后不久,于洪华和丈夫离了婚

  一年多时间里,在同一医院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如此密集地相继感染丙肝,这让冯雪源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把大家都传上了”。

  2005年就患有尿毒症的于洪华,曾在吉林省梅河口市的一家医院透析过两年。她记得,那家医院在给患者透析前,要对透析机进行半小时到40分钟的消毒。但在东丰县医院,“前面透析的人一下床,患者就换上自己的床单、铺上自己的被子,进行透析,没见过医护人员对透析机进行消毒”。

  刚得知被感染时,于洪华每天都要去透析室找于大海“讨说法”。“透析科医生给了我提高免疫力的10支注射用胸腺五肽。”于洪华说,这是她抗争的单独结果。

  未患丙肝前,虽然已被尿毒症折磨多年,于洪华并没觉得日子太难过。她在县城一家超市做售货员,每月有600多元的工资。早上,她从县郊的家里骑电动车去医院做透析,结束后去超市上班,下班后还能去学校接女儿。

  丈夫则种了两晌玉米地,农闲时去县城打零工。家中虽有尿毒症患者,夫妻俩依然精心经营着三口之家。

  这样的默契止于于洪华被医院告知感染了丙肝。

  经常上网的于洪华查了丙肝的传播途径,血液、母婴和夫妻生活。她不想因为丙肝拖累丈夫,对方也没有再继续生活的想法,在感染丙肝后不久,于洪华和丈夫离了婚。

  同命相连的还有28岁的梁雪莲。

  2010年患上尿毒症刚两个多月的梁雪莲,被通知感染上了丙肝。丈夫知道后,决定离开县城到外地打工。“虽没离婚,婚姻已是名存实亡。”梁雪莲说,丈夫几乎不给她打电话,也不会往回寄钱。

  没得丙肝前,梁雪莲曾一度认为自己“嫁对了人”。因尿毒症住院时,丈夫会把一日三餐买来送到她床边,还为她端屎倒尿。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