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参加国内两会的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座谈,对医药行业政策走向表达观点。肇始于安徽的“唯低价是取”的药品招标模式再次遭到“炮轰”。
刘革新表示,“现在的招标制度导致了一大批常用药被迫退出市场,埋下了药品质量的隐患。”
取消招标?
在这次座谈会召开之前,“取消现行招标制度”已被作为一个重要事项,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签字,并计划上交给相关部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拿到了这份题为《关于取消政府统一的药品招标等制度的建议》的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十多年来,由于政府过多干预市场,不当设定“入门价”、“制定配送”、“限时回款”等规定,甚至出台使用本地药品比例的强制措施,干预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结果反而造成药价虚高和廉价药断档两种极端现象。群众、医院、企业、政府“四方都不满意”。
多位国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这一建议感同身受。国内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表示:“现在是已经完成招投标了,销售却无法实现多渠道进行,还要面临二次议价。这样招标的效果无法体现。”
刘革新认为,如果能建立国内统一公平的药品竞争体系,这样的招标还是可以接受的。但目前是地方政府对招标的不当干预,造成了市场混乱。“如果这个招投标不能如我们所愿取消的话,也要实行全面综合评判的原则,摒弃由价格最低中标。”
尽管多位国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轮番炮轰,但当日列席的卫计委、发改委等部门人士未有表态。
除此之外,上述《建议》还指出,“药房托管”突然在当下流行,其背后也潜藏着变相“以药补医”的弊端。
2014年年初,康美药业(600518)连续宣布托管81家医院的药房,然而这一模式却被认为实际上“使托管方成为垄断方”,使其具备了与供应商的砍价能力,制药企业面临“二次议价”、出让利益的风险。
药房托管被认为是“典型由权力配置市场资源的行为”,《建议》希望,立刻叫停药房托管,还医疗机构购药自主权。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