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是谁在互联网+医疗的江湖傲立潮头

是谁在互联网+医疗的江湖傲立潮头

时间: 2015-09-15 12:55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娜娜

当今的互联网+创业潮中,风头正盛的,不得不说是医生集团。一些医生集团的创始者,人还在公立医院领着“官俸”,却已经拿到千万级“天使轮”的风险投资。

摘要:

  当今的互联网+创业潮中,风头正盛的,不得不说是医生集团。一些医生集团的创始者,人还在公立医院领着“官俸”,却已经拿到千万级“天使轮”的风险投资。

  这种模式,也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体制内医生集团”——由一群来自于公立三甲大医院,“副主任”上下级别的医生自发组建。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共同特点,是年轻、有热情、有野心,不甘于在体制内循规蹈矩、论资排辈;但又不愿意放弃公立医院带来的大量患者、学术地位和稳定的收益。

  也难怪,在自由执业已成为国内医生“澎湃的心声”,而政府的医师执业政策还处于鼓励“多点执业”试点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体制内医生集团”实际上是给自由多点执业加了一顶时尚的“礼帽”。

  而资本也一定精明,与其投资所谓的移动医疗,再去讨好公立大医院的医生,不如直接投资医生自己的“公司”。说白了,在线咨询、挂号也好,转战线下诊所也好,曾经在2014年还“大红大紫”的一众移动医疗公司,现在回头看,不过都是个技术平台。平台做得好,可以“去医院化”,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但优质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归根到底,还是稀缺的医生。

  这样看来,医生才是能在互联网+医疗的江湖中傲立潮头的“大佬”。

  就在几个月前,苹果全新医疗应用researchkit后,惟一参与研发的国内医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彪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没有医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移动医疗。”

  当然,伴随而来的,也有各种争议。最令人尴尬之处,是公立医院的医生属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甚至干部,而医生集团的目标是盈利。事业单位的在编干部不仅在外搞兼职,还成立了能够盈利,甚至可能营利的公司,不能不引人非议。

  当然,对于还是“新生事物”的医生集团,盈利、甚至营利,都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如何打造品牌、吸引患者、找到合适的执业地点,对医生集团现阶段的发展更为迫切”,一家最近以情怀抢尽眼球的体制内医生集团的一位核心创始人如是说。

  毕竟,在这个绝大多数医生还不敢彻底走出体制,多点执业还与“飞刀”会诊厘不清道不明,患者看病还追着医院走的时代,医生集团还只是一个医生“自由执业”理想的雏形,需要合适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孵化。

  正如上海第一妇婴医院院长段涛的评论:几个人合伙,可以是工作室,也可叫“医生集团”;医院的前身,也是医生集团。医生集团要发展,至少满足四个要素:医生为主导、利益为纽带、合理的商业模式,有律师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但在发展的轨道上,“医生集团”究竟是医生说了算、资本说了算,还是政府说了算,循环往复,看你处在哪个时代,哪个点上。

  相关阅读:

  生殖器疱疹怎样治比较好

  怎样治疗轻度生殖器疱疹

  武汉哪里看尖锐湿疣较好

  武汉哪里可以治尖锐湿疣

  武汉怎样治男性生殖器疱疹

相关标签
互联网+
移动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广州机场检疫检出11例疟疾,阳性率达
广州机场检疫检出11例疟疾,阳性率达25%!

目前广东口岸发现的疟疾以输入性为主,大部分病例来自非洲或者在非洲有工作...[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