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药材涨跌,最根本的还是看市场供需,而对于农作物的第一大打击——天灾一旦降临,就会导致行情看涨。
现在立冬已经过了,天气在逐渐地转凉。本来应该很是火爆的中药市场现在却是愁云惨淡,国内的药市在国家专项整顿后,很多品种行情低迷甚至烂市,批发商大宗生意难做。
判断药材涨跌,最根本的还是看市场供需,而对于农作物的第一大打击——天灾一旦降临,就会导致行情看涨。今年枸杞几大主产地同时减产,其价格一路飞升;同样受天灾影响减产的还有草果,雪灾加上规模化种植减少,它开始奇货可居。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药材价格轮番坐上“直升机”,难道全推到老天爷头上?细心观察,更多可能是“人祸”暗地推波助澜所致,而这样的后果则是,经过几波恶炒,有的品类已迅速衰落,乃至市场不疼不问。
“三七是一大典型,早两年被炒上天,有医药上市公司蓄意囤积三七被查,股价一落千丈;还有虫草,经游资暴炒、神话其功效后赶上大刹送礼风,终端消费者对其渐渐冷淡。”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中医科主任龙目恒透露,中药材市场有一大弊病,入场“赌博”炒家多,部分品类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哪个药材一旦蹿红,造假和掺重或接踵而来,有的患者因此怀疑处方疗效、不再信任中医。
中药材境遇颇为尴尬:长远被看好因可治病救人强身健体,且国家政策爱抚有加,但却经常作为农贸产品般被自由兜售,且监督抽查力度远远不够,致使其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极为严重。不久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曝光了《93批中药材及饮片不合格》名单,“黑榜”上染色、增重、掺伪、掺杂问题突出。
在不断的曝光的质量问题该板块,黑天鹅频繁出现。在中药整体因为政策利好而不断发展的同时,在药材流通的环节中也要增加力度,对更多市场监管。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