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头胎剖宫产的较好两三年后再生二胎

头胎剖宫产的较好两三年后再生二胎

时间: 2014-11-12 11:13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门诊量这么大,目前在三附院出生的新生儿有多少是二胎宝宝?崔世红说,精确的统计没做过,但有个明显感觉,二胎宝宝的数量在缓慢增加,目前二胎宝宝约占所有新生儿的30%以上。

摘要:

  现在国内都在陆续的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经一年之久了。这一政策开放,国内大概有70万对夫妻符合这个要求,据三附院粗略统计,现在出生的新生儿中,二胎宝宝所占比例已经占到30%以上。

  产科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1%

  由于需求量较大,今年三附院同时开设再生育门诊与遗传咨询门诊,“这个科室主要是为想要再生育或怀孕困难的女性做孕前评估,以及对怀孕的女性做遗传检查,待一切合格后转入普通围产保健科。”

  据三附院产科统计,与去年10月份相比,今年产科的门诊量同比上涨81%,“去年底产科与围产科合并,门诊量有所增加,但与二胎政策也有关系,从我们医生的工作量来看也能说明问题的,和去年10月相比,产科的分娩量也增加了55%。”

  门诊量这么大,目前在三附院出生的新生儿有多少是二胎宝宝?崔世红说,精确的统计没做过,但有个明显感觉,二胎宝宝的数量在缓慢增加,目前二胎宝宝约占所有新生儿的30%以上。

  头胎剖宫产的较好两三年后再生二胎

  崔世红擅长产前诊断、高危妊娠、妊娠期各种并发症等疾病的诊治,她直接面对这些想生二胎的女性。

  “问得最多的还是和剖宫产有关,大家最关心的是第一胎剖宫产了,第二胎安不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剖宫产最高的国家,剖宫产女性达到40%,河南虽然低于这个数字,但也占到38%左右。

  经历过剖宫产的子宫属于疤痕性子宫,最可怕的情况是剖宫产瘢痕妊娠,就是胚胎长在剖宫产留下的疤痕上。崔世红说,以前政策不允许,不少女性认为自己一生只要一个孩子,加上对剖宫产和顺产的利弊认识不到位,许多选择了剖宫产。

  而目前要二胎的女性年龄大多在35岁~40岁。根据国内医院的相关调查,头胎是剖宫产的,二胎瘢痕妊娠的比例达到了15.2%。妇产科把“剖宫产瘢痕妊娠”列为危重疾病,有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阴道大出血的风险,危及产妇生命。

  “除去家庭和心理因素,第一胎剖宫产的女性想要第二胎建议两年以后再怀,这个时段的子宫恢复得正好。”

  若产妇自身情况良好建议顺产

  “第一胎剖宫产第二胎大部分都会选择剖宫产,只有个别妈妈会选择顺产。”崔世红说,头胎剖宫产的妈妈生二胎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因为经历过剖宫产的子宫属于疤痕性子宫,危险性高于头胎顺产的妈妈,现在医院会建议生第一胎的准妈妈进行顺产,这样有益于她们第二胎顺产。

  崔世红为记者介绍了一位刚刚生完二胎的妈妈,“这位妈妈很伟大,她第一胎剖宫产,第二胎成功顺产,现在恢复得很好。”

  30多岁的王女士头胎是个女儿,产前检查女儿的胎心有问题,不适合进行顺产,被迫做了剖宫产,她不想第二个宝宝也这样,所以一怀上就马上到医院咨询,监控血压和尿常规,定期进行围产保健。

  “客观来说,顺产对妈妈和宝宝都好,但要看条件符不符合,王女士的情况当时来看可以顺产,但还是有一定风险,最终她选择了自己生,结果顺利产下一个健康孩子。”崔世红说,医院自1987年开始实施无痛分娩,是国内最早一批实施无痛分娩的医院,产妇可以选择无痛分娩,不行了也能进行剖宫产。

  理论上来说,只要子宫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好,产妇可以自然分娩。当然了,头胎剖宫产的产妇,二胎选择自然分娩时需要严密地全程监控。

  想要二胎一定要重视体检

  生第二胎的产妇,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上,临床上把年龄35岁以上的产妇归为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因为身体机能下降,相对年纪轻的产妇容易得妊高症和糖尿病,有血压、血糖和体重的问题,要更加严密监控各种身体数据。

  在想要第二个宝宝的时候,夫妻双发一点要做个全方位的体检。在怀孕之后一定要密切的关注检测身体的各项数据,怀孕6周时可以做一个超声检测,后期也要定期做围产保健

相关标签
高危妊娠
疾病
子宫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