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把养生理解成不贪生怕死大错特错

把养生理解成不贪生怕死大错特错

时间: 2014-11-04 10:40  来源: 北京晨报   编辑:

很多生活考究的人会认真地追求健康,为此,他们会在厨房里放上能称量食物、调料的小勺甚至天平,靠它们的严格管束认真而紧张地过着每天的“健康”日子。

摘要:

  有人会把养生理解为就是怕死,就非要找到偏方把血压降下去,看上去符合健康原理的观念,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去做,也就远离的健康养生的初衷,成为了生命的紧箍咒。

  国内字的“病”下面才会放了个“丙”字,因为“丙”在天干中,是和“心”相对应的……我们的先人肯定早就发现,人的疾病乃至死亡很多是起因于心的,起因于心中的杂念,起因于心中那些不切实际的求生之欲……

  很多生活考究的人会认真地追求健康,为此,他们会在厨房里放上能称量食物、调料的小勺甚至天平,靠它们的严格管束认真而紧张地过着每天的“健康”日子。其实,健康没有任何神秘,养生也毫无诀窍可言,一个根本是要客观看待生死,至少不能怕死。除此之外,贪生也同样要不得。

  营养学上有个经验,但凡吃起来具有香、酥、软口感的食物,都可能是不健康的,因为这种口感的主要来源就是脂肪,而脂肪的热量是淀粉、蛋白质的1倍,脂肪带来的体重增加,可以是吃进同量淀粉、蛋白质的1倍以上!因此,要想大快朵颐的同时还能不发胖,单独的办法就是美餐之后坚持运动,彻底将美味带来的热量代谢出去。

  这个例子在提示,健康的获得是需要人为争取的,而和美味抗衡,与安逸、贪生的欲念作对,是养生的最初级的前提。也恰恰因此,先人在物质匮乏年代轻而易举就收获的健康,早就贯穿于传统生活中的养生,于现今的我们,居然成了难题。

  我们要是和欲望对抗,几乎就是在和舒适的生活作斗争。需要的不仅仅是健康的知识,还是需要很多的健康素养,这就是为什么养生可以成为长期的话题的原因。

相关标签
生理
健康养生
代谢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