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李小姐,“十一”期间与好友前往云南旅游时,在机场突然晕倒,当时以为是低血糖,便含了几块糖,可头仍轻微感到晕沉。
昨从武汉市第一医院获悉,“十一”之后,该院神经内科接连收治了三四名因过度劳累,导致脑中风的病人。更让医生叹息的是,就诊的竟都是中青年人,最大年纪不过40岁。
考证达人“考”出小脑梗死
今年27岁的李小姐,“十一”期间与好友前往云南旅游时,在机场突然晕倒,当时以为是低血糖,便含了几块糖,可头仍轻微感到晕沉。为不耽误假期行程,她坚持上了飞机飞往云南。假期结束回汉后,她仍旧感到持续头晕、头痛,前几天来到市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CT扫描发现,她小脑右半脑一大半出现阴影病灶,诊断为脑中风。
医生
问诊后认为,李小姐的脑中风应该是“累”出来的。她说,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财务工作近两年,单位工作量大,竞争激烈,经常组织笔试考核,自己长时间熬夜备战,不停学习。
工作之余,李小姐还不断充电,不停考证,刚拿下中级会计师证,眼下又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这半年基本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
无独有偶。王先生是武汉一家外企大区的高管,刚满40岁,正是事业顶峰期,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外带应酬。他的情况同李小姐一样,也是小脑梗死。
年轻人切莫忽视“临界状态”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邱昕说,许多人都认为,中风是老年病,中青年往往忽视自己的“临界状态”,实际上,这类人一旦因“超负荷”发病,病情往往会比老年人更严重。
长期的压力、超时的学习或熬夜工作,也会让身体脱水,使血液浓稠度增大,易发生脑梗塞。而为应付考试或项目,熬夜学习或工作,身体会分泌出一些“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导致血管收缩,血管壁压力增高,也会带动脑部血压和全身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邱昕说,休息是对身体较好的治疗,平日工作压力大的人在假期时较好在家安静休息。
专家提醒,对于过劳,人体机能会本能地释放出一些“预警信号”:记忆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持续性头晕头痛、耳鸣、走路不稳等。中青年人若发现上述情况应引起警觉,给身体放个假,并及时就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