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生孩子是很危险的事情希望我们重视起来

生孩子是很危险的事情希望我们重视起来

时间: 2014-10-08 11:14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1990年至2008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已降了三分之一;1996年至2010年,国内31个省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53.20%。

摘要:

  近些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大大降低。人们开始感觉生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很少有人关心产妇的死亡危险的问题,一旦新闻中出现孕产妇生产过程中死亡的消息,人们都感到震惊。其实生孩子的风险一直都在,从来不容忽视。

  孕产妇死亡逐年减少,但仍不容忽视

  1990年至2008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已降了三分之一;1996年至2010年,国内31个省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53.20%。

  但201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道称,每天仍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及医疗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从怀孕开始到孕期终止后42天内,与护理有关或其他任何原因(不包括偶然或事故原因)导致死亡的妇女人数(不论孕期的长短和怀孕地点),分母多以10万起计。

  为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妇女生存质量,2000年,联合国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到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3/4;按照此要求,国内孕产妇死亡率在2015年应下降至22.2/10万。

  其实孕产妇死亡个例99%都发生在发展国内家。即使孕产妇死亡率在逐年下降,就妊娠和分娩本身来说,风险仍然存在。

  国内孕产妇的“头牌杀手”是“产后出血”

  妊娠、分娩是生理现象,不能称之为疾病。但是,这一时期孕妇身体的各系统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比较多,可以是一种原因,也可以多种原因共存。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病(子痫)、羊水栓塞等。

  有研究表明:1996年,国内孕产妇主要死因的构成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产科出血(47.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9%)和羊水栓塞(6.8%)。到2010年,该顺位变为产科出血(2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3%)和心脏病(10.9%)。

  可以看到,产后出血一直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

  经阴道分娩的出血量一般在400毫升左右。如果在胎儿娩出后的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在医学上则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多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双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产妇年龄大于35岁、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分娩次数多等因素,均易于发生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另外,胎儿娩出后,如果胎盘未能及时完整地排出,也会引起产后出血。再者,经阴道分娩发生产道裂伤出血,也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也容易发生出血,而且常常是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产后出血如果治疗抢救不及时,极易发生出血性休克,最终导致孕产妇死亡。

  “羊水栓塞”也被公认为产科“死神”。这主要是因为羊水栓塞无法预测,虽然发病率低(人卫版教科书中,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4-6/10万),但是致死率很高(80%以上)。因为羊水栓塞发生迅速,往往来不及抢救。另外,在早期羊水栓塞发生后,迅速选择剖宫产去除病因才是有效的救治手段。 (果壳网)

  孕产妇风险早预防

  羊水栓塞也许不可预见,但孕产妇的死亡风险却是有一些预防措施的:

  1、定期正规产检:遵医嘱进行及时治疗,能避免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2、积极了解孕产期知识:通过孕妇学校,准妈妈们能真正认识到产前保健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积极有效的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保障母婴安全非常重要。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