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有句老说,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如今面临着老年退休,真的那么美吗?巨大的心理落差压在心底,让很多老人不知所措,本想着过着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
全球应对退休综合征
为减少“退休综合征”的隐忧,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开展措施,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此外,个人和家庭做出积极的改变也很重要。
德国政府实行“弹性退休”。德国政府近年来提倡“弹性退休”,逐步把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数据显示,德国约5%的退休人士继续就业,人数在 100万以上。68岁的汉斯目前在德国宝马集团任技术人员,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年人被聘用很正常,公司还会专门设计老年人工位和座椅。而且,德国社区设有老年人可参与的各类俱乐部、社区大学等,这些场所不仅有老人,还有其他年龄层的人群,有利于老年人与社会保持接触。此外,德国医生建议退休者动起来,如种花种菜、做手工、遛狗等。
日本政府推广“退休老人再就业”。有一些需要人手、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如超市停车场看管员、闹市区街头向导、公共秩序协调员等,政府会鼓励退休后的老年人从事。这些工作虽薪水不高,但目的是让退休老人感到有事可做、仍能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此外,日本政府常在当地的公民馆举办老年人退休生活讲座,组织老人们结成读书会、美术鉴赏会等,教老人如何扩大社交、排遣寂寞。
北欧国家会提供退休缓冲期。北欧政府会给老人一个“退休缓冲期”。比如,丹麦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从60岁开始,老年员工每年会递减劳动量直至完全退休。而且,在北欧,退休后“二次创业”较普遍,瑞典一家设计公司的三位合伙人,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聚在一起发挥余热。此外,在有“森林之国” 美称的瑞典,退休老人更乐于参加户外锻炼,既强健体魄又培养爱好。记者发现,瑞典的老人们即使退休也讲究自身形象,一直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英国退休老人主动找事做。在英国,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男女,都会给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话题,养花种草,或是结伴旅游。不少退休男性还会主动参加社区的**活动,比如教给年轻人修车、修电器等技能。其实,这些活动都是政府通过民间机构支持的。
泰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泰国社会发展和人类安全部目前正在试验推广一项政府购买服务——社区**者养老服务。截至2009年,该项目在泰国75 个府进行试点,共有1万名**者被招募用于照料超过9万名老人,帮他们做饭、协助购物等。这种陪伴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空巢老人心理安慰。另外,佛教寺庙是泰国社会生活的中心,一些老年人通常会到临近的寺庙帮忙,协助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