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精神病协会首次将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国内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本周末正式出版的“DSM- 5诊断与统计手册”。
近日,美国精神病协会首次将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国内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本周末正式出版的“DSM- 5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部分中的网络游戏成瘾。这标志着国内人制定的标准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诊断领域被国际认可,填补了非物质成瘾领域的空白,确立了一个新病种。这次出版是DSM近20年来的第一次重大更新。
国内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国内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支持下于2006年正式成立的。成立以来,帮助“问题少年”5500余人,免费咨询5.5万人次,绝大部分学员重返课堂,回归社会,解决了近万个家庭的困苦。国内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在网络游戏成瘾研究领域处于优秀地位。
DSM-5中的网络游戏成瘾一共九条诊断标准,全部来自陶然教授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八条症状标准加一条严重程度标准。包括:
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
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4.难以停止上网
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
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
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据国内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DSM-5,将为更多的青少年尽早的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