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疼死我了。”凌晨2点左右,张先生被一阵钻心的疼痛感惊醒。“这是怎么回事?平时他也没这个毛病啊。”而更让一家人感到不安的是张先生今年才30岁。
吃烧烤、海鲜,喝啤酒,在省内很多城市都是一年到头的不二选择。尤其是青岛和济南,几乎每一条夜幕下的街道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扎啤摊。然而医学人士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健康。本报记者走访驻济各大医院了解到,一到夏天痛风患者增幅明显。风湿免疫专家提醒:海鲜、动物内脏等配啤酒,属于高嘌呤饮食组合,在临床上属于痛风发生率升高的重要诱因。尤其是体检中尿酸偏高、有痛风家族史或者本身就有痛风病史的人群要重点警惕痛风发作。
青岛痛风发病率国内第一
“啊,疼死我了。”凌晨2点左右,张先生被一阵钻心的疼痛感惊醒。“这是怎么回事?平时他也没这个毛病啊。”而更让一家人感到不安的是张先生今年才30岁。
第二天张先生就急忙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检查后说是痛风。”经过医生的解释,张先生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得上了这个病。身体肥胖的张先生非常喜欢吃烧烤喝扎啤,而就在前一天晚上他还和朋友一起吃到很晚。
“不是所有人吃海鲜喝啤酒都会得痛风,但这是个危险诱因。”千佛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刘文波说,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人的尿酸参考范围是90-420umol/L(不同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不同),如果尿酸长期高于上限,过饱和状态的血尿酸就会结晶沉积于关节内外组织和肾脏等器官,引起急性炎症和慢性损伤。
“近些年痛风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免疫科丁峰教授颇有感触地说,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患者数量大增,“虽然我在门诊上看的病人总数不是很多,但增加了有一倍左右。”
据介绍,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据相关统计,欧美地区痛风的患病率为0.2%-1.7%。近年来,我国普通人群的痛风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已经达到了1.14%,而一些沿海地区远高于此。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曾对青岛、烟台、日照、东营、威海这5个山东沿海城市的4000多名成年居民进行痛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个沿海城市成年男性痛风发病率平均为2%,而青岛男性发病率达到2.2%,居国内之首。
年轻患者多因饮食而起
“现在痛风发病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刘文波介绍说,现在40岁以下的患者也在大幅增加,“许多患者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这主要是与现在的饮食条件改善有关。”尤其是在体检中发现尿酸超标的人越来越多,“这部分人如果不注意饮食,很容易发生痛风。”
偶尔吃海鲜喝啤酒并不必然导致痛风,但长期如此,致使尿酸升高就很容易发生痛风。“当然,还有很多痛风患者并不是由于饮食引起的,像服用药物等也可能是诱因。”
据介绍,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从不同的患者群体看,发病原因有所不同。”刘文波分析说,其中年轻患者可能主要是因为饮食结构造成的,“像患者本身肥胖,尿酸一直偏高,而饮食又不注意,经常吃一些像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的食物,这就很容易诱发痛风。”
痛风症状常出现在关节,比如脚趾、手指、膝、腕和肘关节等。同时,外耳或其他体温相对较低处也会形成“痛风石”。
“对老年患者来说,大部分与饮食因素相关性小,这类患者主要分为两种。”刘文波说,一部分老年人本身代谢功能退化,“90%的尿酸通过尿排泄,这部分老年人本身排泄功能跟不上,从而使得血尿酸升高。”
还有部分老年人因为服用其他药物遏制了尿酸的排泄。“像有些患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患者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剂等药物,也会遏制体内尿酸的排泄。”而像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增加,也会导致尿酸产生增多。
多喝水有利于尿酸排泄
“痛风发作后,有时候疼痛几个小时,症状就自行消失,有的患者可能会持续几天。”丁峰说,正是这种急性期与间歇期的交替,使得很多患者没有注意到自己患上了痛风。有的患者疼痛时自行服用止疼药,而没有消除疾病存在的基础——尿酸高,最终造成了其他脏器受损。
,如果尿酸长期超标,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很大的损伤,“虽然这些损伤不是立竿见影的,但长期积累也会造成肾脏疾病,甚至是很严重的肾脏损伤。”
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一位患者许先生,他就是每次痛风发作时自行服用止疼药。“其实,三年前我就查出自己是痛风,每次发作时,就吃点止疼片,很快就不疼了。”这让许先生掉以轻心,以为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最近一次发作让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次吃了止疼药,效果很不好,还是很疼。”许先生这才到医院进行了一次检查,“一检查肾功,结果惊出我一身汗,肌酐已经超标一倍,医生说这是肾功能受损了,如果任其发展会很严重,甚至会肾衰竭。”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