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多美滋确认420吨产品流入市场

多美滋确认420吨产品流入市场

时间: 2013-08-05 10:14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8月3日,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下属工厂查出在一截管道道上发现肉毒杆菌。目前,内地已有4家公司确认使用了该批次产品,其中,多美滋生产的由问题乳粉制成的奶粉已有420吨流入市场。

摘要:

  8月3日,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下属工厂查出在一截管道道上发现肉毒杆菌。目前,内地已有4家公司确认使用了该批次产品,其中,多美滋生产的由问题乳粉制成的奶粉已有420吨流入市场。8月4日下午,上海多家超市已经下架多美滋涉事产品。

\
\

 

  4日傍晚,上海质监局发布消息称,已封存多美滋公司现场涉及问题乳粉的原料及成品,并要求可口可乐追溯问题产品。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当天公布包括娃哈哈、多美滋、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在内的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产品。

  上海质监部门称,调查发现多美滋公司采购新西兰恒天然问题乳粉7批次,共计208.55吨,用于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其中已使用105.45吨,库存103.1吨。

  这些原料已制成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吨,其中已售420.188吨,库存243.93吨;幼儿配方乳粉成品62.434吨,尚未售出。

  上海质监局已全部封存多美滋公司现场涉及问题乳粉的原料及成品,要求其立即启动召回程序,通知其经销商扣置相关批次产品,并发布声明;同时要求多美滋公司根据其追溯系统的记录信息,清查确认,并及时上报处置情况。

  而就另一涉事方可口可乐,上海质监部门调查发现,可口可乐公司进口问题乳粉4.8吨,由经销商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代理,其中已安全隔离4.775吨,其余25公斤已发往东莞工厂。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已按上海质监局的要求,正在追溯受影响批次产品的生产和发货记录,并已在其官网发布相关声明,予以召回。

  上海市质监局表示,将持续跟踪和监督相关企业的召回处理情况,并严密关注事态进展。

  可口可乐发布声明

  国家质检总局初步确定,包括娃哈哈、多美滋在内的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产品。

  可口可乐公司也在其官方微博(@可口可乐中国)上发表声明,称收到恒天然公司就相关批次乳清蛋白质量问题通知后,公司立即展开全面排查,并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行动,正在追溯所有生产销售记录,并予以召回。

  可口可乐公司在声明中称,根据恒天然公司提供的批号,现在已经确认4800公斤原材料中,4775公斤已立即被安全隔离,其余25公斤已用于生产个别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同时,可口可乐公司称,国内外科研专家及其公司科研人员一致认为,该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并不存在危险。

  专家详解肉毒杆菌

  “乳清蛋白粉分子量小,易于婴幼儿吸收,并且成本还不高,因此成为众多婴幼儿奶粉的主要原料,几乎占到了婴幼儿奶粉原料的六成。”乳业专家宋亮告诉记者。

  “另外四成是使用普通的大包原料奶粉。”乳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原奶首先被加工成奶酪,然后从剩余的物质中提取乳清蛋白。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乳清粉主要是为了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使其成分接近母乳,从而有利于婴幼儿消化吸收。

  食品安全专家董庆利告诉记者,近年来因肉毒杆菌产生肉毒中毒的案例不少,肉毒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最强的一种,比氰化钾毒力大一万倍,但离开剂量谈危害没有意义,目前,30纳克(1纳克相当于十亿分之一克)即足以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人服0.1g即可致命。厌氧条件下肉毒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可以导致严重的肌肉松弛和麻痹的肉毒毒素中毒,甚至死亡。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

  编辑简评:

  伤不起的父母 喝不起的奶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鹿事件已过去5年有余,三聚氰胺的阴影却始终没有散去。5年,每年的新生儿成千上万,5年,成千上万的父母为了放心奶粉心力憔悴。国产的不敢喝,只能押宝进口奶粉。然而,近几年进口奶粉依旧问题不断,发现蛆虫、贴牌假冒、菌落超标……一个个质量问题就像猛兽一样,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父母们自投罗网。

  8月3日,恒天然在自我检测中发现下属工厂的一截管道肉毒杆菌超标。据测算,大陆70%左右的进口奶源都来自恒天然,这个世界奶企中的巨无霸。至此,拉开了内地整治进口奶粉的序幕。后首过往,进口奶粉的个别质量问题更像是星星之火,在此次恒天然事件中彻底成了燎原之势。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一个个婴儿健康成长,快乐无忧时,父母们包括爷爷奶奶们却为了一罐放心奶粉绞尽脑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多少略带一丝讽刺的意味。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

  生鲜奶,大家并不陌生,不过,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