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嘴唇、手脚长出密密麻麻的黑斑,原因竟然是......
时间: 2022-08-01 10:2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硕硕
爱美的人都想要白白净净的脸蛋但日常生活中脸上长 黑痣、雀斑很常见有的痣非富即贵有的斑风情万种但是当它们密密麻麻长在 嘴唇、手以及其...
摘要:
爱美的人
都想要白白净净的脸蛋
但日常生活中
脸上长 黑痣、雀斑很常见
有的痣“非富即贵”
有的斑“风情万种”
但是当它们密密麻麻
长在 嘴唇、手以及其它地方
那就要留心了
因为此“痣”非彼“痣”
这很有可能是
消化道在报警
患了非常棘手的疾病
10岁的广东女孩小星(化名),自幼 指端及嘴唇上就长有很多“黑斑”,起初家长觉得只是不美观,并没有太在意。
但小星的一个“老毛病”却令家人很是困扰:小星自小就有 腹痛、
便秘、血便等症状。
小星还因“ 肠套叠、肠梗阻”做过手术,但手术后,腹痛还是时有发生,为了弄清楚原因,家长带孩子来到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消化专科。
一见到小星,医生就留意到了小星“特殊的面容”——面部及指端多处有黑色素沉着。于是安排了相关的检查。
消化内镜检查发现:小星 胃内及十二指肠内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大小不等的 息肉,部分还有出血及嵌顿肠管内, 临床诊断黑斑息肉综合征!
在消化内镜团队的配合下,医生使用儿童小肠镜、胃镜、结肠镜分次对小星的息肉进行切除。
经过 4次内镜下微创治疗,总共切除胃肠道息肉110枚,其中单次最多切除息肉31枚,最大息肉直径约4cm。目前,小星胃肠道内的大息肉已被切除,息肉明显减少,腹痛的症状也基本得到缓解了。
原来,小星得了黑斑息肉综合征,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顾名思义,这种疾病 以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等为特征。多为家族遗传,男女均可发病,发病率约为1/20万-1/5万,近年来发现,该病也可由基因突变而成,即部分患者也可无家族史。
乍一看该病的患病率不是很高,但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症状,导致儿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各种癌症风险会明显增加,一生约有93%的风险罹患肿瘤。
最常发生在胃肠道: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风险为57%左右,
大肠癌的风险约为39%,
胰腺癌的风险约为11-39%。
还有其他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肺癌和
甲状腺癌。
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定期切除胃肠道息肉和随访是关键。
所以发现孩子皮肤上有这种特殊黑斑,且有反复胃肠道不适时,应提高警惕!
黑色素沉着,常伪装成胎记
患该病的儿童大多在出生后至2岁长出皮肤粘膜黑斑,多见于面部。
➤部位:发生于 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指和趾,以及手掌、足底部皮肤等处。
➤色泽:善于“伪装”成 褐色、棕褐色、灰色和蓝色。因此家长可能会误以为是与生俱来的胎记。
➤出现时间 :斑点多在婴幼儿时发生,至青春期明显,部分患者在30岁后可逐渐减退或消失。
➤色素斑特征 :其外形为 圆形、椭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直径常<5mm,一般界限清楚。
好在这种皮肤粘膜黑斑 只是一种色素沉着,可能影响美观,但无恶变风险。
胃肠道息肉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胃肠道息肉, 可分布于全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其次是大肠和胃。这些息肉大小不定,表面光滑,质硬。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胃肠道息肉会导致 慢性出血和
贫血,还可引起反复发作的 肠梗阻和肠套叠,从而需要反复手术。
家族
遗传性
同一家族中常有多人发病。孩子 有阳性家族史,并出现相关症状时,需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