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全国多地现“儿医荒” 究竟有多“荒”

全国多地现“儿医荒” 究竟有多“荒”

时间: 2016-02-25 11:39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娜娜

每1000名儿童仅0.53名儿科医生;每名儿科医生日均门诊17人次;儿科门诊缺人,急诊贴出“仅收治危重患儿”的信息……

摘要:

  每1000名儿童仅0.53名儿科医生;每名儿科医生日均门诊17人次;儿科门诊缺人,急诊贴出“仅收治危重患儿”的信息……近来,全国多地出现儿科医生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儿科医生到底“荒”不“荒”?有多“荒”?

  人员短缺

  有护士一年上120个夜班

  编制床位56张,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走廊中加床,最多时要收治120多个病人……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加床是常态。医院编制床位1200张,最多时收治1700多位住院病人,平均每天住院达1425人次,这相当于每天有200多病人住院需通过加床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梅英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强儿童专科医院建设的建议。“床位不足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大的问题是没‘人’。病人越来越多,医生却越来越少。”胡梅英说。

  国家卫生计生委24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共有儿童医院99所,设置儿科的医疗机构共有35950个。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1.8万人,每千名0至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1.46人。

  据统计,我国儿科门急诊量年诊疗人次4.71亿,占全国门急诊总量的9.84%;医疗机构每个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 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

  “事实上,实有儿科医生数要比上述数据更低,因为这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已经转岗的人员。”胡梅英告诉记者,全面两孩放开后,原本不足的医护人员更加捉襟见肘,在岗人员只能“连轴转”,一名护士去年全年值了120个夜班

  儿科主任

  每次坐诊像“打仗”

  “儿科医生待遇比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都低,但工作却繁重得多。”到今年,湖南省桃源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胥著勇已经工作了12个年头,“当年大学同学里至今还从事儿科的只剩下2人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2015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前,一个体重10公斤孩子的用药量最多只有一个成人的四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工作量,儿科医生的奖金可能只有其他医生的四分之一。

  除了“钱”,“累”也是让儿科医生苦不堪言。“如果我每天工作八小时,大概能给30个孩子看病,但实际工作量远高于这个数字。”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一科主任医师高喜容说,“每次坐诊都跟打仗一样。”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认为,儿科具有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长期以来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待遇与其职业特点不相符,儿科医务人员流失较多。

  此外,担心医疗风险大、担心医疗纠纷多、担心患者家属不理解。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医生刘羽飞苦笑着说,“其实我们最大的压力还是儿科的医疗纠纷多。”

  国家卫计委

  2020年力争使儿医超14万人

  在今年1月举行的四川省两会上,四川14名政协委员就联合在一封给教育部的信上签名,请求恢复已经取消的儿科专业。

  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必然要加强儿科医生人才培养。

  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视员宋毅介绍,为适应“全面两孩”政策对儿科医生的迫切需求,教育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说,在“十三五”期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的招收规模将从每年4000人提高至5000人,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加大全科医生的儿科基础知识和基本临床能力培训,使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起更多的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和疑难复杂疾病转诊任务。“到2020年,我们力争使儿科医师达到1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以上,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儿科人才队伍的需求。” 金生国说。

相关标签
儿医荒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到大医院就诊未必“幸运”
到大医院就诊未必“幸运”

一些发达国家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分级诊疗,与“以不去大医院就诊为幸运”的...[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