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青岛居民92%对医改效果表示满意

青岛居民92%对医改效果表示满意

时间: 2013-08-29 16:27  来源: 健康报   编辑:

“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曹勇说。这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磨砺过30多年的老知青,对基层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的情况深有感触。

摘要:

  政府承担责任

  在确保农村改革顺利推行的同时,青岛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资源增量和配置上,基本医疗的责任必须由政府承担。”曹勇说,青岛为此拿出上百亿元的投入,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投入。

  在“十一五”期间,青岛市依据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抓住2008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医疗卫生保障、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投资50多亿元,建设了青岛市市立东部医院、妇儿一期、国医堂、中心医院、西海岸医疗中心、中心血站、护理实训基地、北九水疗养院等卫生重大建设项目,新增床位数4000多张,已竣工启用的项目医院床位使用率均达100%以上。青岛市按照国际医院管理理念和标准,全力打造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个高水平医学中心和15个区域性医疗中心,不断提升大型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水平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曹勇说,青岛市一刻钟医疗服务圈和一小时三级医院网将进一步巩固,老百姓在一刻钟之内能享受到医疗服务,一小时之内能到达最近的三级医院。

  “青岛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在8家县级医院启动。”在曹勇看来,目前的改革,主要是对医院的,还不是针对医生的。青岛将考虑建立良性的利益导向机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不仅只是补15%的损失,将医院的经济收益与主动控制过度医疗结合起来,通过价格补偿和财政补偿,医院不再通过卖药来挣钱,而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来挣钱。

  2013年,青岛实现试点区、市、县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比2011年降低5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度降低10个百分点,总体控制在40%以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使用金额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2013年,青岛试点市级公立医院医药总收入与2011年同比增加4%,增幅减缓近20%;门急诊同比增加5%,出院人数同比增加5%,次均门急诊费用同比降低10%,次均住院费用同比增加2%;患者个人支付比例降低2%以上。实现医药费用零增长,切实减轻病人医药费用负担。

  “前不久我们对试点医院做了运行情况调研,和原来设计的目标基本一致。”曹勇说,改革的核心是补偿,补偿确定了,改革的底气就足。

  静悄悄的改革

  就在公立医院推行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时,另一项影响更为深远的改革也在青岛悄然进行。2011年,青岛在原胶南、黄岛、市南、胶州开展基层药房经营管理改革试点,实现了药品流通企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房及其药品采购、配送、销售实行统一管理;加强电子监管,实现药品的全程可追溯;开展处方点评,将药事服务和用药管理延伸到村卫生室,确保群众基本用药安全。

  在胶南,试点工作选择了一家规模大、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医药公司作为全市药房管理模式改革试点企业,并规定,配送药品的所有权归药品配送企业,使用权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疗机构药房零库存;镇卫生院药房人员的人事、档案、工资、保险等仍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在经济开发区,则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最终确定两家企业配送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取得药房经营权,全权负责药房的人、财、物管理,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设定最小库存量和有效期警戒线,当药品库存量少于批次采购量的10%时,将及时补充药品。为彻底切断药品流通过程中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不正当的利益链,各地在结算时均采用三方支付方式,药品回款均经卫生行政部门专户定期上缴至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配送企业所获利润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返点。

  “这项改革的意义在于,让社区药房由利润中心变为成本中心。在医药利益分开基础上,最终实现形式分开。”曹勇说,现在正在进行的取消药品加成是利益分开,这是改革的基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的药房也要发生根本改变,“青岛将抓住机会推行这一模式”。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