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喝水少,能有多危险?大脑:问题很严重!!
时间: 2022-07-19 10:4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硕硕
夏日炎炎,大清早就酷热难耐,但贺老伯依然坚持晨练,一起床就直奔小公园 ,几圈晨跑下来,贺老伯浑身大汗,觉得四体通畅,很满意地跟老伴...
摘要:
夏日炎炎,大清早就酷热难耐,但贺老伯依然坚持晨练,一起床就直奔小公园 ,几圈晨跑下来,贺老伯浑身大汗,觉得四体通畅,很满意地跟老伴炫耀“一日不练十日空,十日不练百日空坚持才有好身体啊!”,但意外总是来的很快!
夏日晨练,跑出凶险“中暑”,到家没多久,贺大伯就感觉,肢体无力,头晕恶心,看不清东西,老伴儿以为是中暑了,吹风扇、抹清凉油、吃人丹,忙活半天,贺大伯的情况却丝毫不见好转,一家人这才着急忙慌,把贺大伯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在这里,贺大伯一家听到了完全陌生的诊断“烟雾病导致的脑缺血!” 似烟非雾,真凶竟是“脑内迷云”“烟雾病?老贺都戒烟好多年啦?,难道还在偷偷抽?”,以为是贺老伯抽烟引起的毛病,老伴儿忍不住埋怨起来。
“这您可就冤枉他了”脑血管病五病区主治医师赵黎明解释道,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脑缺血性疾病,是由于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缓慢进展性狭窄以致闭塞后,脑底出现了代偿性异常的血管网。因其血管造影形似一团“烟雾”故称为“烟雾病”,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脑梗塞和脑出血。
贺大伯之前被家人误以为中暑的症状其实是烟雾病的另一种常见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表现形式多样:患者一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物不稳,突然言语不清,视物糊,头晕呕吐、意识丧失等。它是脑卒中一个预警信号。夏日高发!如此缺水很可怕,在脑血管病五病区贺大伯一家见到了十多个同病相怜的病友。
赵黎明医生解释说,每年夏季都是烟雾病(TIA)的高发季节,近期病区已经连续接诊了20余名此类患者,很多人只知道到高温要预防中暑,却不了解,对有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仅仅是高温炎热、补水不足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大脑时刻需要血管滋养,但烟雾病的本质是脑血管主干狭窄和闭塞导致的灌注异常。烟雾病患者的大脑就像缺水的土地依靠颅内代偿性异常新生小血管勉强维持,但相比原始正常的血管这些如烟似雾的细小血管不仅血管壁很薄、容易破裂出血,而且在人体因高温出汗、体液容量不足时这些“烟雾血管”中的血流会因“上游流量不足”而进一步减少。大脑勉强维持的现状立刻雪上加霜,就会出现因脑灌注不足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前段郑州连续出现40度高温天气人体因出汗、呼吸造成的隐性失水可能多达1-3L,远高于平均500ml的日常代谢量,贺大伯在户外运动后大量出汗加上饮水量不够就导致了烟雾病发作的严重后果,“南水北调”架起颅内大运河幸运的是由烟雾病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栗超跃带领的烟雾病诊疗团队,每年收治烟雾病患者600余人已累计为超过2000名烟雾病患者带去康复和新生无论是手术质量、效果还是手术数量都在国内位居前列。
治疗烟雾病栗超跃主任手术团队采用精巧的血运重建手术,使用来自颈外动脉系统的血液供应来增加颅内血流从而改善脑血流量和脑血流储备能力,术前栗超跃主任跟贺大伯家属细细解释“这就好比‘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水情不足时就从长江引流,支援北地缓解缺水局面。”
通过手术建立由脑外血管向脑内供血的通路改善脑内血流脑血供改善后,对烟雾状血管的供血需求逐渐减少再次发生脑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随之降低,在栗超跃主任团队的精心手术下贺大伯的手术圆满完成很快就能康复回家了,再也不用为“脑中迷雾”担惊受怕。
不逞强 莫贪凉
这份《夏日指南》要牢记,出院前负责烟雾病中医治疗的高涛医生特意整理了,一份《夏日健康小指南》送给他希望他和更多脑血管病患者都健康生活。
1、未做手术的烟雾病患者
夏季是烟雾病高发季节。高温天气减少外出,避免户外活动后大汗,必要时输液治疗以补充血容量。
2、已做过手术的烟雾病患者
生活中要注意温差变化。不要在空调房间和炎热室外快速切换,温度变化会刺激头皮血管舒张收缩,造成头疼、头晕等不适感觉。
3、注意饮食
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品,如冰镇啤酒、冷饮、冰激凌及烧烤、火锅等。建议清淡、易
消化的饮食。
4、两个食疗小妙方
薏米冬瓜汤
做法:薏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停火,焖30~50分钟;开小火,煮熟至开花。放入冬瓜,转大火烧开转中火煮2分钟即可。如觉味淡,可加盐、葱花调味。
白鲫鱼煲汤
做法:将鱼煎至两面发黄,加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
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