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昨日“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启动,并在镇痛周之际深入到北京、上海、济南等11个城市进行专家义诊及健康科普讲座。
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昨日“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启动,并在镇痛周之际深入到北京、上海、济南等11个城市进行专家义诊及健康科普讲座,旨在通过公益科普的教育方式,向大众宣传疼痛规范化管理的概念,引起社会重视。
目前,慢性疼痛已成为危害国内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面对疼痛,由于对疼痛发病原因、疼痛种类等认知不足,多数患者选择忍痛,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数据显示,82%以上调研对象不知道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区别;约73%以上调研对象不知道急性疼痛会转变为慢性疼痛,导致了不少疼痛患者在选择镇痛方法时比较盲目,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国内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表示,本次公益活动启动会正值2017年“国内镇痛周”,活动推出了“疼痛规范化管理“三步曲。第一步:预防,即在慢性疼痛病症还未发生时建立疼痛管理意识,通过规范日常的生活习惯,避免出现慢性骨骼肌肉疼痛的病症。第二步:治疗,初期出现症状时需要重视,及时就医,根据医嘱分辨病因对症治疗,且重视慢性疼痛带来的危害,正确达到治疗目的。如遇反复发作的疼痛病症,可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及时进行院外自我药疗,保证第一时间控制慢性疼痛病症的发展。第三步:康复,在慢性疼痛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进一步观察,做好日常防治工作,避免疼痛反复发生或者加重。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80%患者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易产生疼痛;颈、肩、腰、背等部位劳损、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肌肉疼痛病症。
国内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会长、国内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陈卫衡指出,中老年人经常发生的慢性疼痛多数是由于老年性退行性关节炎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炎多发病于负重的关节,如膝关节等。早期干预可以较好的控制病情,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关节变形,出现O型腿等。
谈及类风湿关节炎,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分会主任委员、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姜泉表示,类风湿关节炎好发生于中年女性,关节肿痛反复发作,致残率高,常被称为是“不死的癌症”,3年不规范治疗,其对关节的破坏性达70%。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疾病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轻发病或者不发病。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