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两位国内政协委员6日在北京提出建议,将血脂管理纳入现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标准。
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两位国内政协委员6日在北京提出建议,将血脂管理纳入现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标准,实现“三高共管”,以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效率。
国内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胆固醇管理成为国内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短板”。
《国内心血管病报告2015》最新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国内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至少700万,心肌梗死250万。
霍勇介绍说,国内血脂异常患病率从2002年的18.6%到2012年的40.4%,增长了117%,高胆固醇血症从2.9%增长到4.9%,增长了69%。同时合并三个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的患者比率也迅速上升,超过40%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三个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以高胆固醇为主的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葛均波指出,目前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挑战,公共卫生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管控成效卓越,但血脂管理是目前最大短板。
2015年国内疾控中心发表的数据显示,国内26.4%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归因于高胆固醇血症。人群低密度胆固醇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24%。
两位政协委员建议,为实现国务院《国内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的目标,建议将血脂筛查作为核心环节,以直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心梗、脑梗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建议对国内有条件的城市中年龄大于45岁的城镇居民免费筛查血脂,设立年度健康管理目标。
两位政协委员特别指出,从整体看,仅靠卫计委难以扩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工作,这不仅需要国务院给予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还需各级政府支持配合。建议在公共卫生服务包的费用中,列出专款专用。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