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内分泌 > 黄精茶色素应对高血脂有绝招

黄精茶色素应对高血脂有绝招

时间: 2016-10-31 18:05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希文

据2002年第四次国内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有1.6亿人血脂异常。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血脂异常是多种优秀疾病的高危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摘要:

  据2002年第四次国内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有1.6亿人血脂异常。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血脂异常是多种优秀疾病的高危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高血脂的解释

  高脂血症是指由脂代谢调节异常导致的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其实血脂不是像大家认为的一样就是一种东西,它包含了两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检查项目

  1.测定血脂谱全套

  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高血脂的并发症

  血脂与冠心病

  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

  血脂与脑梗塞的关系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

  血脂与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脂与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B超检查是目前检查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脂肪肝发病率高达5~10%,成人体检中转氨酶增高者约 35%为脂肪肝,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

  高血脂的治疗

  1.理想体重

  2.运动锻炼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强度 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分钟。运动完后较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3.戒烟

  4.饮食治疗

  黄精茶色素降血脂的两大优势特点

  1无毒副作用

  黄精茶色素对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均没有任何危害。

  与此相反,当前市场销售的降脂药物都很难回避毒副作用这一难题,某物药物降脂作用明显,其毒副作用也大,毒副作用小的药物降脂作用通常也比较弱,且毒副作用主要都表现为损害肝肾功能,服用时间越长,其损害也越大。

  黄精茶色素既能降血脂、又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这是其他任何药物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2可调节多项血脂

  血脂的异常,通常不是某一个单项指标的异常,而往往是多项指标的异常同时出现,也就是脂代谢出现了异常。一般降血脂的西药因为药理机制单一,要么调节胆固醇,要不降甘油三酯,如果多项血脂指标异常,就必须同时服用多种西药,这就是为什么高脂血症患者的药越吃越多的原因。

  与此对比,服用黄静茶色素却可以同步对多项血脂异常指标做出调节,调节血脂异常的根本-脂代谢。

  黄精茶色素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的水平,病情还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黄精茶色素这样特殊疗效,是其他药物所不能比拟的,它结束了血脂代谢紊乱单项调节的治疗方法,彻底改变了降血脂药物的历史。

  1黄精茶色素可以控制血糖紊乱。

  2黄精茶色素能够调节糖化蛋白。

  3黄精茶色素可以净化血液。

  4黄精茶色素可以调节血脂异常。

  5黄精茶色素能够修复血管

  6黄精茶色素可以逆转硬化。

相关标签
黄精茶色素
高血脂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水溶性膳食纤维为健康“流行病”把关
水溶性膳食纤维为健康“流行病”把关

1960年英国营养病学专家楚维尔等在东非乌干达等地研究发现,现代文明病如心...[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