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国内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多吃了3.8克的脂肪,成人超重率从22.8%增长至0.1%。
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国内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多吃了3.8克的脂肪,成人超重率从22.8%增长至0.1%,高血压患病率从18.8%上升至25.2%,糖尿病患病率激增到9.7%。
而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今日头条、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近日联合发布的《2016国内国民果蔬关注度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蔬菜关注度明显高于水果,而叶类蔬菜的关注度偏低;高血压、糖尿病、肠癌三大慢性病占据国民关注前三甲;女性人群更为关注果蔬防治便秘、抗氧化,而男性更为关注果蔬预防糖尿病、心脏病等话题。
病从口入,很多慢性病都是“吃出来”的。专家表示,2002-2012十年间,国内人均果蔬摄入量还减少了一些,鉴于蔬菜、水果在均衡膳食中的重要作用,应当“果蔬进餐盘,健康每一天”,建议成年人应该按照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应该吃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专家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果蔬摄入不足仍是老大难问题,尤其水果的日常摄取量仍远低于每天200-350克的推荐标准,只达到40.7克。
据悉,此次调查报告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国内记协、国内营养学会联合发起、Zespri佳沛支持的国内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果蔬营养与膳食平衡)的一部分。大数据还显示,民众通过网络搜索果蔬相关话题明显增多。桃、苹果、猕猴桃、萝卜、山药、黄瓜等果蔬品种搜索次数最多,防癌、血糖、亚硝酸盐这些老话题仍占被密切关注,水果酵素这样的新鲜热词也登上话题榜。据了解,“酵素”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酶”,如奇异果中含有的奇异果酵素是一种刺激蛋白质消化分解的蛋白酶,可促进肠道舒适,这是水果中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产物。
专家说,水果、蔬菜中富含丰富的天然营养素,与维护日常健康、预防慢性病息息相关。其中,膳食纤维促进肠胃功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对更容易面临便秘困扰的女性族群十分有益。与此同时,公众还可以根据营养密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营养密度是指对每100克水果中17种营养素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针对糖尿病人是否能够吃水果,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水果,选购时应了解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苹果、梨、香蕉、奇异果都是不错的低糖水果。果蔬中同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特别是一些水果中含有吸水性极强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后在胃部膨胀变粗,减缓食物中糖分的移动速度,进而控制糖分的吸收速度,也可达到减缓血糖上升的作用。
相关阅读: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怎么办
糖尿病疾病诊断
糖尿病治疗方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