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失常,40岁以上的人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几率会罹患房颤(心房颤动),房颤时患者的心房不能有效收缩,频率非常快。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率失常,40岁以上的人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几率会罹患房颤(心房颤动),房颤时患者的心房不能有效收缩,频率非常快。但是多数患者发生房颤时并没有出现心慌、气短等不舒服的症状,接近1/3的患者是在发生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
虽然没症状但却危机四伏,那就是导致中风,房颤患者脑中风发生的风险约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以上,大约有20%至25%的中风是房颤造成的。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患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
解读
房颤最大的恶果就是中风,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比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中风危害更大。因此对于这病不能够掉以轻心,感觉没什么不舒服就不吃药,不治疗。
正常情况下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房颤时,心房中血液瘀滞形成血栓,这种来自心房的血栓往往体积较大,一旦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主要血管,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脑梗,导致偏瘫、死亡等。因此房颤患者需要抗凝血治疗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中风的发生。但我国房颤患者坚持抗凝治疗的比率并不高。
提醒
没有不适感觉
不等于没病
有位50多岁的患者前年被诊断为房颤,服用抗凝药1年后,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并没有什么症状,于是便自行停药了,但不到半年他就突发中风,出现大面积脑梗,身体偏瘫。他和家人是追悔莫及。
一旦发现房颤,就必须终身抗凝血治疗,现在北京很多大医院都有抗凝门诊。许多房颤患者不理解为什么平时没有任何症状,还需要每天吃药,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轻重无关。因此房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个人的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还是持续性房颤, 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抗凝药是通过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块,来预防中风发生。
房颤引起中风
阿司匹林防不了
还有不少房颤患者平时吃阿司匹林来预防中风。但最近一些新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的疗效其实并不确定,反而可能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目前单独可以预防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的就是抗凝血的药物。那些中风风险高的房颤病人没有用抗凝药,一是误认为阿司匹林有效又安全;二是因为传统的抗凝血药华法林与众多食物和药物有相互作用,吃起来太麻烦。
需要定期验血频繁监测,且剂量搞不清楚,如有患者每天要吃7/8片的华法林。但现在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像达比加群酯等则不需要常规监测,也不需要频繁的调整剂量,基本没有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相关阅读:
房颤病因
房颤症状
房颤怎么办
房颤疾病诊断
房颤治疗方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