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降压过猛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降压过猛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时间: 2015-02-06 15:36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涛子

最近,广州气温波动较大,加之又临近春节,不少老人的血压又出现波动,需要调整降压药物。调药期间,不少老人们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高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压差太大,要不高压降不

摘要:

  最近,广州气温波动较大,加之又临近春节,不少老人的血压又出现波动,需要调整降压药物。调药期间,不少老人们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高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压差太大,要不高压降不下来,好不容易高压降下来了,低压又过低,老人又感到头晕乏力。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生建议,这部分老人降压高压不一定要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适当“放宽标准”,避免低压过低,并要注意监测餐后血压,以防出现“餐后低血压”。

  老人的高压和低压差为何这么大?

  ●多与年龄和动脉硬化有关

  今年78岁的张伯已经有近30年的高血压史,需常年服用降压药。入冬以来,张伯的血压又飙到180/60毫米汞柱,需要调整降压药。可是调整了几次,都出现了问题。要不就是高压降不下来,要不好不容易把高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了,可是低压也跟着降了下来,低得离谱,张伯整个人没精打采的,总是哈欠连天。张伯感到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高低压之差会这么大。

  专家解答,像张伯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老年人容易出现高低压差大的问题,特别常见于有20-40年高血压病史的老人。这部分老人由于多年患高血压,加之年龄的因素,血管弹性下降,出现动脉硬化。我们的心脏相当于“泵”,需要把血液泵到全身,当血管弹性下降时,主动脉弹性回缩力减少。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高压与低压的压差越来越大,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调整降压药期间还要注意什么?

  在调整降压药物的头两周至关重要。除了要密切监测血压外,还要留意身体有无不适。身体的不适又意味着血压没有调整到较好范围,也可能意味着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降压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有10%-20%,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是无法预知的。

  在服药后患者要留意自己有无出现头痛、心慌、脚肿、咳嗽等不适。并在服药两周后再次就医,告诉医生。医生会依据患者的血压以及身体反应来调整药物的类型或剂量。

  老人降压可适当“放宽标准” ●不超过150/90毫米汞柱即可

  关于血压的控制目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诊断治疗指南,一般来说,60岁以下的人群,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为达标。对于6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高低压差较大的老人,血压可以适度放宽,不超过150/90毫米汞柱即可,过低则会影响血液对脑、肾脏的灌注,易增加脑梗风险,也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冯颖青解释,像张伯这种情况,把高压降到140-150毫米汞柱即可,同时应警惕低压不要过低。有些老年人体魄健康,如果能耐受, 也建议血压可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要提醒的是,如果高血压患者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患者,情况则不同,血压需控制更加严格建议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哪种降压药物更适合老年人呢?冯颖青介绍,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分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遏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它们有各自的治疗特点,适合不同的人群。研究显示钙通道拮抗剂和利尿剂能显著降低老年人血压,尤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至于该如何选择、搭配建议让医生进行评估后判断。除此之外,由于低压太低与动脉硬化有关,因此,医生还建议这类老人同时服用改善血管弹性的药物,例如降脂药,有助于减少高低压之差。

  降压过猛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至少监测血压两周,每天一早一晚

  对于刚开始服药、血压还不稳定的老年患者,一般建议至少密切监测血压两周,每天两次,一早一晚(早晨6-10点钟期间血压较高,波动最大,而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时段建议早晨洗漱完毕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静坐10分钟,开始测量血压。许多人在傍晚也容易出现血压高峰建议在傍晚睡前坐10分钟后测量血压)。家中测量血压强烈推荐电子血压计。冯颖青提示说,对于像张伯这类压差较大的老人,在刚开始调整药物阶段建议饭后(特别是午饭后)也监测血压,这时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当血压过低时,老人会感到困倦、乏力、打哈欠不止(有的甚至吃着吃着饭就睡着了)、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现这些不适时,提示老人需要就医,调整降压药物的类型,以及剂量。

  有的老人长期存在低压降到过低,但没有什么不适,于是就不告诉医生,也不调整药物。这是很不可取的。冯颖青强调,低压是会影响心脏血液灌注的,长期低血压会导致回流心脏的血液“动力不足”,而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

相关标签
低血压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等季节病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夏天也开始进入中伏。天气到了一年中最湿热的...[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