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峰最后强调,市民预防流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注射流感疫苗。
春季原本是一个温暖浪漫的季节,但对于南方人来说,这个季节却是流感的流行季。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在广东3-7月份是季节性流感的高峰期,尤其是5-6月份为甚。而且95%的患者是在学校。有一些特殊人群,像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一旦患上流感,尤其是甲流,也有可能诱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勿将流感误作普通感冒
虽然都是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但普通感冒与流感的概念是不同的,引起的危害也是不一样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则主要是鼻病毒引起的。两者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强,常常会引起大规模的流行。所以,无论从症状、传染性、并发症、治疗上,相对来说,流感与感冒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甲流更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仔细辨别有4大区别
是否高烧
感冒表现
为不发烧或者有些低烧(一般低于38.5℃),症状以鼻塞、流鼻涕或嗓子疼,轻微咳嗽少痰比较多。
流感表现
不仅仅是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嗓子疼,更重要的是发高烧(一般高于38.5℃,甚至达39℃或40℃)、头痛,特别有肌肉疼痛或关节痛,而呼吸道的症状如咽痛、流涕、咳嗽等则较轻。
区别
流感是全身酸疼、疲乏,头晕、不想吃饭等全身症状重,而普通感冒则仅表现为呼吸道的症状多见。
病毒源不同
感冒
也就是普通感冒,是我们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原体有鼻病毒,其次为腺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
流感
人类最常见传染病,大致分A、B、C三种类型。在这三种流感病毒中,A型(即甲型)攻击力最强,也最常见。甲型流感病毒是根据表面密布的两种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N)来命名的。其中,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及治疗上也不尽相同。这几年比较常见的有H1N1、H7N9等。
病情厉不厉害
感冒
一般不用药,7天就能自然康复。普通流感也可以多休息、多喝水,7天左右不用药也能康复。但儿童、老年人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者感染流感时,易并发肺炎。
流感
有部分甲型流感的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困难、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而导致死亡。所以,流感比普通感冒来得更凶更厉害。
传染性
感冒
可能也有一些传播,但是不会像流感的传染性那么强。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像流感流行时,病人成批成批地出现。
流感
传染性强。流感容易传染给别人,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以5-14岁儿童易感,因为儿童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弱。
高发季节:5-6月
95%的病例发生在学校
我们通常以为,冬春之交才是流感肆虐的季节,但实际上,在南方3-7月份才是流感真正流行的高峰期,尤其是5-6月就是流感爆发的顶峰。也就是说,南方的流感要滞后于北方的流感高峰期。
有一些人特别担心流感发病引起重症病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说,患流感后的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况有关,一般说来,仅约50%的感染病人会发展成典型流感临床症状,比如突然发热、浑身酸痛无力,同时可伴有喉咙痛和咳嗽、鼻塞、流涕、怕冷、畏光等症状。发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逐渐消退。
“由于是呼吸道传染病,因此人群聚居的地方就特别容易传播,通常流感最先在学校里爆发,”何剑峰说,“广东流感疫情95%发生在学校,中学、小学,甚至在大学,由于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呼吸道的传染病很容易一下子传播开来。”
据悉,广东省卫生厅还颁布了《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处理指引》,比如一所中小学校一周内出现15例以上、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的流感样病例,就称之为流感样病例暴发,学校需要第一时间内向疾控中心报告。
患上流感:避免外出
日常预防在于勤洗手、勤通风、勤运动
如果不幸,真的中招出现了流感样病例,即出现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的情况,则应该主动就医。何剑峰指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学生不要带病上学,并且减少外出的机会,外出时要佩戴口罩,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坐公共交通工具。
在家治疗时,则需要经常用肥皂水洗手,与别人讲话距离要大于2米。合理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合理饮食,还应多饮温开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并多吃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果出现高热不退、气喘或胸闷、心绞痛、嘴唇变蓝或变紫、呕吐或吞咽困难、有缺水症状(如在站着时晕眩,没有小便、抽筋、神情呆滞或神志不清)则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
何剑峰认为,学生人群就应该加强主动防护,平时做好个人卫生,这样是可以减少感染流感机会的。病毒引起的流感,往往与局部的病毒量有关,如果能够像疾控中心那样倡导的三勤,也许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对于流感的预防主要是三点——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进食前、双手弄脏后应立即洗手。
勤通风: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不通风、人流密集的场所。
勤运动:坚持室外运动,如步行、球类、跑步等运动。
在平时的卫生习惯里,双手要尽量减少接触眼、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应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在家里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等。
高危人群:儿童与老人
流感
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对于流感,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实验室确诊的流感在我国不到1万例,实际上,每一个流行季度都有很多感染者。当我们谈到流感时,往往有很大的误区,总觉得流感看来并不严重。可事实上,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传染性极强,特别是抵抗力较低的儿童,流感流行期间,学龄前儿童发病率可超过40%,而且流感容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膜炎等,这些并发症可以危及生命。
据悉,流感病毒每年冬季都会在北美流行,自1976年至今每年因流感疫情死亡的病例,从最低的3000例左右到最高的4.9万例不等,死者绝大多数是儿童和超过65岁的老人。可见,流感对于某一类人群来说,十分危险。何剑峰指出,流感发病严重程度与个体免疫状况有关,一般说来,仅约50%的感染病人会发展成典型流感临床症状,比如突然发热、浑身酸疼无力,同时可伴有喉咙痛和咳嗽、鼻塞、流涕、怕冷、畏光等症状。发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逐渐消退。
但是,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就不是这么简单的流涕、头痛、发烧等状况了。对于老年人来说,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它可以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另一方面,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抵抗力弱,因而感染流感的机会较高。北京市疾控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四成流感患者都是0至4岁的儿童,占37.7%。儿童感染流感后,有部分患儿突然高热,或伴有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则表现为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症状。
所以,儿童、老年人、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专家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尤其应该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有一种含有佐剂的流感疫苗,专门针对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接种这种疫苗之后,能激发老年人衰退的免疫反应,更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老年人因流感引起的住院率。
何剑峰最后强调,市民预防流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注射流感疫苗。遗憾的是,广东省注射流感疫苗的比例非常低。为了大家都健康,专家建议,在流感高发期建议能够接种流感、肺炎疫苗,并且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商场等),以减少流感病毒的感染。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