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治疗罕见病的药物由于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研发,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
近年来,由于我国罕见病人群分散、症状不同等,罕见病的治疗成为当前医疗界面临的难题,“用药难、用药贵是我国罕见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专家日前在南京召开的孤儿药界定与市场准入政策国内学术研讨会上说,目前急需在药物报销和开通药物上市绿色通道上考虑患者需求,让能被救治的部分罕见病患者尽快开始治疗,最大限度挽救他们的生命。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约50%在儿童期发病,大多是慢性、伴随终身的疾病,常累及全身多脏器系统,严重者会致死、致残。目前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达六七千种,根据推算,我国罕见病总患病人口超过一千万。
据悉,治疗罕见病的药物由于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研发,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据了解,虽然国际上已经研发出了部分罕见病治疗药物,但由于国内缺少优先审批、简化流程等措施,罕见病患者只能“望药兴叹”;对于已引进的治疗药物,由于价格昂贵,不能报销,很多患者家庭无力承担长期治疗费用。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王琳等专家认为,罕见病的特殊性及其法律界定的缺乏等问题,导致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险制度无法确立,建议尽快将罕见病纳入国家医保的制度保障范畴,同时加大对罕见病患者的救助力度。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管理处处长黄心宇表示,罕见病的医疗保障目录制定会特别重视和关注可治的、经验相对比较成熟的、疗效比较明确的疾病。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李定国介绍,目前在上海,已有12种可治疗的罕见病不同程度取得了部分医保报销和基金互助,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已正式下发“关于罕见特异性药物纳入少儿住院互助基金支付范围”的文件,这些进展可以被其他省市借鉴。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