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我国血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但目前仍面临着医患双方对血栓预防重要性认识不足,防治相关用药临床应用严重不足等挑战。
近日,2013国内血栓论坛暨十周年庆典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提出,过去10年,我国血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但目前仍面临着医患双方对血栓预防重要性认识不足,防治相关用药临床应用严重不足等挑战。
此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国内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与血管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
国内工程院院士、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教授说,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指南推荐服用1年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但有调查显示,国内三级医院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使用该药物的比例仅为60%,非ST段抬高的患者用药只有50%;患者出院后一年内仍坚持抗血小板治疗的不足50%。他呼吁,临床医生依从指南用药,患者也应采用有科学证据的药物进行有效治疗,不能相信偏方。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教授则提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6倍,口服抗凝药是目前预防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出于对出血并发症的担心,与国外房颤患者近70%接受抗凝治疗相比,国内房颤患者华法林临床应用率不到10%。
求医小科普: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一定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原因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