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白内障已不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白内障已不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时间: 2012-10-19 14:3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据了解,在80年代我国进行的视力残疾调查中,白内障还是6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工晶体的普遍使用和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升,及国家不断开展的白内障救助项目。

摘要:

  据了解,在80年代我国进行的视力残疾调查中,白内障还是6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工晶体的普遍使用和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升,及国家不断开展的白内障救助项目,白内障已不再是致盲的眼病。但需要提醒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遗传性眼病,很容易致盲或视力低下,所以一定要及早规范地治疗。

  为增强社会对盲人的关爱程度,提高盲人生活质量,1984年的世界盲人联盟会成员大会确定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15日,记者通过采访眼科专家了解到,近30年来,随着眼科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本一些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如今白内障已不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成为了新的致盲病因。

  随着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年轻化和高发性,如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性疾病等成为新的致盲病因。

  郑州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平告诉记者,糖尿病会产生许多并发症,眼睛上主要有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对白内障应及早手术,恢复视力并有利于防治眼底病变。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此病的发生率就越高,严重者导致不可恢复的失明。

  糖尿病患者一般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但往往忽视了眼睛变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即为伴随糖尿病的终身并发症。因此专家呼吁,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6个月至1年检查一次眼底,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每1个月至3个月检查眼底一次,并作预防性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半月至1个月应到眼科诊治1次。

  资料显示,我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人约550万,低视力约750万。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即将达到5000余万。

相关标签
白内障
不再
致盲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
昨日大暑入中伏 当心空调病、结膜炎等季节病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夏天也开始进入中伏。天气到了一年中最湿热的...[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