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内分泌 > 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时间: 2023-02-28 14:5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王林

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的疼痛主要表现为烧灼样疼痛、闪痛或电击痛、针刺感或刺痛;行走痛,常描述为“赤脚走在热沙上”;肌肉痉挛;触碰床单后引起疼痛。

摘要:

  糖友们,你们可听说过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吗?要知道此过敏非彼过敏,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很可能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症状。你听说过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吗?要知道这可是危及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一种并发症,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以及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症状特点及表现

  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的疼痛主要表现为烧灼样疼痛、闪痛或电击痛、针刺感或刺痛;行走痛,常描述为“赤脚走在热沙上”;肌肉痉挛;触碰床单后引起疼痛。疼痛症状常从足趾开始,随后双侧对称性扩展,呈套袜状分布并逐渐影响到足部和下肢;偶尔也可累及双手,指尖常最先受累;会在夜间加重,导致患者无法入睡,甚至可导致抑郁,而抑郁可进一步加重神经病理性疼痛。

  那么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又因何而起,又该怎么办呢?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痛觉过敏可能与血糖控制差、血糖波动、体重下降太快、神经微血管改变、神经纤维变性相关。

  国内古代医家认为消渴筋痹常与气血阴阳亏虚,痰浊、血瘀、湿热、寒凝等密切相关,瘀血阻络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

  在治疗上,最基本的原则是血糖控制,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是治疗的基础。因而要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平稳控制好血糖。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添加一些药物治疗,比如,神经营养性药物、醛糖还原酶遏制剂、抗氧化剂、神经节苷脂类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止痛剂等等。

  其中,醛糖还原酶遏制剂唐林依帕司他可以重点说一说,醛糖还原酶遏制剂唐林依帕司他是从发病机制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药物,也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选用药之一,唐林依帕司他作用于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多个环节。唐林依帕司他属于一种非竞争性的醛糖还原酶遏制剂,它能阻断多元醇旁路,并且选择性地遏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阻滞神经组织中山梨醇的蓄积。唐林依帕司他还能通过遏制蛋白激酸的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的生成,从而遏制中性粒细胞的内皮细胞黏附。通过以上作用,唐林依帕司他达到促进神经的恢复,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

  紧接着我们再来讲一讲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的问题。

  二、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这恐怕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作怪。当患者发生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时,尤其是心脏的痛觉传入神经—迷走神经损伤时,心脏的痛觉就会减退、甚至消失。

  加上老年人冠脉血管痛觉感受器功能减退,脑缺血、缺氧使痛阈提高,部分老年人还存在精神障碍,语言表达功能欠佳等情况。

  再加上老年人常有严重并发症,如: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常掩盖胸痛的症状。最终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会容易导致糖尿病无痛性心梗。

  三、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无痛性心梗的临床表现,由于大部分病人甚至从未发生过疼痛,使首诊难以确定,部分病人起病急、重,常以心衰、休克开始,掩盖了胸痛。即使有胸痛,也多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并且糖尿病并发心梗时,常常合并休克、心衰、心律失常,导致病情危重。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者为25.9%,心力衰竭者为67.3%;而一般心梗合并休克、心衰者只有10%~15%。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糖尿病合并心梗死亡率较高。

  对于糖尿病无痛性心梗,要做的首先是积极预防,积极进行糖尿病性心脏病防治,并且要及时检查,遵医嘱服用药物控制。

相关标签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