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妇产科 > 妇科 > 妈妈们注意了!约80%女性一生至少感染过一种HPV

妈妈们注意了!约80%女性一生至少感染过一种HPV

时间: 2023-05-16 09:5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王林

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里,妈妈们不仅要忙于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她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忽略了自身的健康,这就给了一些妇科恶性肿瘤以可乘之机。

摘要:

  如果说孩子是上天赐予母亲的礼物,那么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对妈妈最大的馈赠。而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妈妈们却常常忽略自身健康问题。

  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里,妈妈们不仅要忙于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她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忽略了自身的健康,这就给了一些妇科恶性肿瘤以可乘之机。

  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率排前列的疾病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其中,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根据WHO统计,我国宫颈癌2020年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相当于每5分钟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每9分钟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许多妈妈在面对一些妇科恶性肿瘤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有调查显示,虽然女性在结婚后会有一些身体不适的表现和症状,但受健康意识、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原因影响,许多女性没有对妇科疾病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以致延误了防治疾病的较好时机,甚至在癌症发生后才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却为时已晚。

  “尽管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赵昀表示,宫颈颈癌是目前单独病因明确的癌症,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由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引起,通过接种疫苗、定期筛查、尽早治疗进行防治,这三种方法推广普及、应用得当,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曾遇到有的患者在妊娠中期才检查出宫颈癌,当时怀孕已经20周左右了,这样的情况对于母亲和胎儿都是巨大的挑战。”赵昀强调,“我们还是建议女性要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让自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危险状态。”

  其实,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力武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99.7%的宫颈癌检出与HPV有关。

  HP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共有200多种亚型,跟肿瘤发生相关的是13种高危亚型,其中HPV16和HPV18是致癌性最高的两种型别,在国内,84.5%的宫颈鳞癌病例与HPV16、HPV18持续感染有关。接种HPV疫苗可以帮助人体产生抗体,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HPV疫苗作为预防性疫苗,尽早接种效果较好,尤其是性生活开始之前接种。赵昀指出:“国际上推荐9-14岁的女孩应进行接种,超过较好接种年龄的成年女性也可以接种,对于未来预防再感染仍有帮助。”

  在我国,适龄女性目前有5种HPV疫苗可选,包括进口二价、四价、九价,和2款国产二价疫苗。相较于高价数疫苗,二价HPV疫苗可及性较高,且包含HPV16和18这两个高危型别抗原,已能预防大多数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现在,应用创新佐剂系统的疫苗(如进口二价 HPV疫苗)还对其他高危型如HPV 31、33、45有交叉保护作用。创新佐剂系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佐剂(如免疫增强剂)的组合,利用不同成分的协同作用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疫苗佐剂改变免疫反应的强度的同时,应用创新佐剂系统的疫苗有助于激发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从而维持高而持久的抗体水平。

  方亚教授提出:“接种HPV疫苗所获得的健康获益大于接种成本,有研究表明,二价疫苗每增加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所需要的成本最少,而获得的净货币收益相对更大,也即接种后避免的患病成本与接种疫苗成本之间差值相对更大。”

  换言之,相较于高价疫苗,应用创新佐剂系统的二价HPV疫苗(如进口二价HPV疫苗)只用不到一半的接种成本,却防护了大部分宫颈癌,是极具成本效益的投入。

  赵方辉教授表示:“在疫苗选择方面,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疫苗的可及性。在高价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接种者可能需要等待1-3年的时间。在此阶段,会存在免疫空白的风险。但如果选择供应充足的二价HPV疫苗,可以立刻实现对70%-80%宫颈癌的保护。所以,现在我们建议有什么苗就打什么苗,切忌长时间等待。”

  身体是妈妈们的铠甲,也是她们的软肋,习惯了母亲的角色,也不能忽视健康的底色。专家们建议妈妈们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树立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守护自我的健康底色。

相关标签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