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风湿科 > 痛风发作,都是尿酸盐沉积结晶的开始

痛风发作,都是尿酸盐沉积结晶的开始

时间: 2020-05-15 16:47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痛风石是机体对尿酸盐结晶的慢性异物性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是晚期痛风、严重痛风的基本标志。

摘要:

  南京万厚中医医院是一家集预防、监控、治疗、保健于一体的专业风湿医院,是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医院、非营利性医院、医保/农合定点医院。

  我们坚持“中医、西医相融,内治、外治并举”的原则,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发挥中医优势,采用内治外治并重,传统治疗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重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科在风湿病领域实力雄厚、成就斐然,在江苏地区倡导风湿病标准化诊疗并享有盛誉。科室接收南京市内、外各地各种疑难及重症风湿病患者,出色地完成了大量难治性风湿病的诊治工作。

  痛风石是机体对尿酸盐结晶的慢性异物性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是晚期痛风、严重痛风的基本标志。痛风石等于是另外的一个巨大的尿酸盐库,可不断地向外周循环释放尿酸盐,导致血尿酸控制更加困难,也严重影响了痛风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及寿命。

  既往认为痛风石常发生于病史长于10年未系统降尿酸治疗的痛风患者。但近年来,随着对痛风的认识及研究的深入,发现痛风石的出现有所提前。有研究发现,病程小于10年的痛风患者中约有16%的人出现皮下痛风石。供风友参考。

  痛风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其结构来看痛风石主要分为三层,尿酸盐结晶与一些无定形蛋白性物质共同形成的异物性肉芽肿是中心层,中间一层则由围绕着的大量组织细胞及异物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等构成,而最外层则是纤维血管和致密结缔组织。痛风石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持续的低水平细胞聚集、促炎症活化、成熟以及细胞的转化。

  痛风发作次数与痛风石

  痛风炎症发作时,因为缺少将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酶,所以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细胞没有办法完善地处理尿酸盐结晶,而使得自身损坏或是发炎,这些损坏的白细胞于是变成了痛风石的中心层和中间层。可是,它们并没有象身体的其他细菌性炎症一样化脓流出体外,而是留在关节内,并逐渐地纤维化和钙化,直至无法再与周围组织进行血液的成分交换。

  另外,白细胞在与尿酸盐结晶激战时,会消耗许多的能量,于是在患处产生乳酸,提高血液中的酸度。使得原本就不容易溶解在酸性液体中的尿酸变得更难溶解,更容易形成结晶沉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痛风的发作,都是一次新的尿酸盐沉积结晶的过程,而白细胞虽然吞噬了原有的尿酸结晶,但它们仍然存在关节内,直至形成痛风石。

  尿酸与痛风石

  痛风石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尿酸的清除速度慢于产生速度的结果。痛风石的沉积速度与高尿酸血症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其中血尿酸水平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有研究显示与血尿酸升高有关的基因和痛风石形成也有关,经过规律降尿酸治疗后,痛风石体积可缩小更则进一步支持高尿酸血症在痛风石形成中的地位。另外,研究显示痛风石的形成与受累关节数目、上肢关节受累明显相关。

  血压与痛风石

  痛风与血压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有痛风石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64.7%)明显高于无痛风石的患者(53.0%),且痛风石组患者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明显高于无痛风石组患者,而舒张压是痛风石的危险因素,提示血压与痛风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痛风石的形成相关。

  体重指数(BMI)与痛风石

  有趣的是,众多研究均表明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肥胖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随着肥胖程度(体重指数)加重,痛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但是,国内多项痛风研究发现,高的体重指数可能是痛风石的保护因素,提示痛风石的形成除了与尿酸水平有关,可能还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多种研究均显示肥胖和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有关。国外未见有关痛风石和肥胖关系的研究,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痛风每多急性发作一次,痛风石形成的风险就越大;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痛风石形成的概率也就越大;血压特别是舒张压越高,痛风石形成的机会也就越多。

  4类人最得痛风“偏爱”,希望没有你

  有家族痛风史

  直系亲属中有痛风患者的,其家人痛风发作的几率是一般人的2倍。

  肥胖者

  肥胖者大多饮食油腻,且身体代谢缓慢,多余尿酸不易排出,更容易引发痛风。

  更年期妇女

  更年期妇女大多已经绝经,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尿酸生成的抑制能力减弱,也是引发痛风的一大原因。

  三高疾病患者

  三高疾病与高尿酸都属于代谢类疾病,尿酸升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也血脂粘稠也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互为因果。

相关标签
痛风
风湿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