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儿科 > 福州刘晖主任生长发育科学普及

福州刘晖主任生长发育科学普及

时间: 2020-06-04 16:5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志飞

孩子的身高只有60%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剩下的40%受到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情绪以及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

摘要: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 刘晖主任,专业诊治儿童内分泌疾病(性早熟、矮小症、甲状腺、肾上腺、性发育障碍等疾患)及代谢性疾病。

  临床上有丰富经验,是福建省内最早一批从事儿童内分泌领域专家;

  耐心待人,评价非常高,得到病人一致好评。

  刘晖主任 简介

  儿科主任医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国内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儿童遗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华南协作组委员

  妇幼健康研究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

  每周坐诊时间:周二、周三、周六上午,周四下午特诊。

  预约途径:福建省妇幼公众号、健康之路等均可预约。

  孩子身高的增长是有规律的:

  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可以增长25cm;

  第二年增长10-11cm;

  三岁至青春期前期每年增长5-8cm;

  青春期每年增长不少于6-8cm。

  如果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长低于这个标准,孩子的身高则很有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偷”走了。

  要想揪出偷走孩子身高的“元凶”,必须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对孩子的身高造成影响。

  孩子的身高只有60%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剩下的40%受到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情绪以及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孩子身高的后天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偷”走孩子身高的“凶手”。

  营养缺失

  营养是孩子长高的物质基础,营养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儿童正常的长高过程。要想实现身高的增长,需要补充获取多达28种营养元素,如赖氨酸、钙、蛋白质、生物素、维生素、磷、钾、镁、铁、锌、硒、锰、膳食纤维、叶酸、泛酸、胆碱、钠、饱和脂肪、烟酸、多不饱和脂肪等。

  任何一种元素的缺失都将导致营养成为“偷”走孩子身高的凶手。父母对孩子的每日食谱,应做到多种食品搭配、营养均衡。

  运动缺乏

  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跳绳、篮球等跳跃类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还能刺激骺板和骨骼,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使骨骼生长更旺盛。

  据医学专家调查研究:

  同龄儿童经常参加运动的比不爱运动的平均身高相差4-8厘米,有的甚至更多。家长每天应让孩子进行适量的跳跃类运动,运动以第二天不感到疲惫为宜。

  睡眠不足

  睡眠与身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夜间深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会出现分泌的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5倍。

  其中,有两个时间段至关重要:

  一个是晚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

  另一个是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

  要想让睡眠不成为“偷”走孩子身高的因素建议让他们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迟也不能超过晚9:30,并在早上7点以后再起床。

  情绪忧虑

  情绪忧虑或沮丧的少女的生长激素分泌低于一般水平。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少女的情绪与身材的高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处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前的少女如长期忧虑,其身高将比其他少女平均矮2.5-5cm。

  因此,家长应适度缓解孩子忧虑的情绪,避免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情绪不佳,影响身高增长。

  早发育

  很多家长会有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长个儿早,到后来反而长不高?事实上孩子长得早多半是早发育引起的。早发育的孩子由于性激素的提前分泌,此时生长速率比同年龄、彩虹别儿童明显加快,身高明显增加。但同时骨骺提前闭合,身高增长提前结束,长高时间大大缩短。当同龄孩子开始蹿个时,早发育儿童因为提前“透支”而停止了生长,成年后身高矮小。

  有研究表明:

  早发育一年,身高少长7cm。家长应避免孩子食用含激素的补品或引起肥胖的快餐、接触超越其性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防止孩子出现早发育的症状。

  要想防止孩子的身高在不知不觉中被偷走,家长除了要注意以上几方面以外,当发现孩子身高的增长低于标准时,要及时到专业的生长发育机构寻求专家的帮助,找出是哪种因素“偷”走了孩子的身高,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进行挽救,科学地管理“偷”走孩子身高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及内分泌因素,将孩子被“偷”走的身高及时补回来,防止孩子将来长不高。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