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陡降,落叶满地,秋意渐浓。而伴随着秋天的步伐,“伤春悲秋”的低沉情绪也在市民中不断蔓延。记者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现。
近期,气温陡降,落叶满地,秋意渐浓。而伴随着秋天的步伐,“伤春悲秋”的低沉情绪也在市民中不断蔓延。记者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十一黄金周”结束以来,许多市民都会发出一些情绪低落的感叹,更有市民表示“节后综合征”还未退,“悲秋”又来给情绪添了新愁。
节后综合征未退,又开始“悲秋伤怀”
“十一就这么过去了,好想穿越回去和家人多待几天。”家在安阳,今年9月份刚刚就读河南大学研究生的马女士,近日频频在朋友圈中表露低落的情绪,“原本就远离家人独处异地,现在秋季来临,到处都是荒凉的秋景,情绪怎么都高涨不起来。”
据马女士介绍,不仅仅自己有这样的情绪,身边许多同学也都陆续出现了“悲秋伤怀”情绪低落的情况。更有不少同学,每日除了上课外,基本断绝了其他所有的课外社交活动,有的同学更出现食欲不振、身体乏力、连续生病的糟糕状态。“我们自己也不喜欢现在的状态,可是这样的状态却随着秋意的加深一直在蔓延,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节后综合征、悲秋情绪其实不是病
那么,“节后综合征”和悲秋情绪到底是不是病?会对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记者采访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节后综合征是指在大假之后,尤其是黄金周过后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专家告诉记者,“节后综合征”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工作效率低,还会产生一些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神经衰弱等症状。
“严格来说,这种情绪上的波动不算真的病,但是这些微小的波动会成为一种隐患。”专家告诉记者,虽然不算真的病,但是这样的心理失调也是一种信号,提示人们日常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并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因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而引发各类不良心理反应。“悲秋伤怀”也是因为天气逐渐转凉,目睹满目萧条的景观让本就不好的心情更加消沉。
提早收心、适当运动,避免坏情绪
如何避免出现“节后综合征”和“悲秋伤怀”低落情绪呢?专家告诉记者在长假期间较好做到劳逸结合,不要“疯玩”也不能彻底放松,让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避免出现大的生理、心理波动。“节假日期间建议不要安排得太满,给自己预留一两天休息的时间,做好心理调节,为恢复以往的工作状态做好准备。”专家介绍道,经过调整后上班就可以避免出现厌烦和身体乏力的情况。
对于目前逐渐出现的“悲秋伤怀”情绪,专家说,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加室外活动以及合理的营养膳食来进行调节,悲秋’看似是一个小小的闹情绪状态,实际上如果不加以及时的重视和调节的话,也是会对我们将来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少的影响。”专家说。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