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湖南6岁“红孩儿”小欣雨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求医的消息,深深牵动着广大热心市民的心。
近期,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湖南6岁“红孩儿”小欣雨来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求医的消息,深深牵动着广大热心市民的心。经神经外科、医学整形美容中心、320排CT中心、儿科多位专家联合会诊,小欣雨的病情6年来首次得到确诊:颜面部弥漫性血管瘤。同时,医院根据其病情,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
在关心这个可怜、坚强的小欣雨的同时,不少读者纷纷打进电话咨询:什么是血管瘤?如何区别血管瘤与胎记?先天性血管瘤跟遗传因素有关系吗?目前国内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哪些?血管瘤是不是早治早好?今天,我们特邀“红孩儿”专家为读者解答这些方面的疑问。
“红孩儿”事件引发“血管瘤”关注,专家告诫:
颜颈面部血管瘤 一定要早就医早治疗
血管瘤95%为良性肿瘤,但影响容貌
皮肤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形或原有血管扩展所致。极少数如: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血管母细胞瘤等为恶性肿瘤,约占5%左右。血管瘤可发生在人体各部位,如颜面、四肢、胸腹等体表及脑、肝、胸、腹腔等部位。虽然血管瘤95%都是良性的,但它能破坏周围组织,尤其是颜面部的血管瘤呈浸润性生长,影响容貌美观和功能障碍,75%出生时即有,25%发生于婴儿或儿童期。在某些情况下,此瘤能够使面部畸形,表浅的可导致诸多的并发症,如溃烂、出血、继发性感染等。
红孩儿小欣雨的症状就是典型的血管瘤。她自出生那天起,除了额头、鼻子和上嘴唇的一小部分外,整张脸都是红红的,且右半边脸呈现浮肿样,就像‘红孩儿’,腰部以上的右半身都是这样。
血管瘤种类多、病因杂,应区别对待
专家介绍,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多与妇女在怀孕期间,受到环境污染,药物刺激及不良因素而导致胚胎3个月内血管网异常增生扩张;遗传因素、环境污染、食物因素及外伤因素有关。临床上血管瘤大致可分为: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四类。其中毛细血管瘤为婴幼儿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面部皮肤和唇、舌粘膜,高出或不高出皮肤或粘膜表面,肿瘤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界限清楚,大小不等。压迫肿瘤表面,颜色则减退变白,除去压力,恢复原有色泽。
红孩儿小欣雨脸上的皮肤颜色呈青紫色,表面光滑,界限不清,柔软而有弹性,可压缩,状似海绵,用力按压立即会变成正常肤色,一松手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她的颜面部血管瘤既有毛细血管瘤临床症状,同时还存在海绵状血管瘤,在医学上称之为“混合性血管瘤”。
血管瘤和胎记是有区别的。血管瘤一般都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边缘不规则,一压就会褪色;而胎记受压时不会褪色,切不可把血管瘤当成胎记。
血管瘤危害取决生长部位,应及时就医
血管瘤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它的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分。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必然影响容貌,严重者可致面部五官畸形,给患者造成的精神心理障碍远远大于身体本身;在颈部、咽喉部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可危及生命。如果血管瘤巨大,无论生长在什么部位都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此外血管瘤还可发生感染、溃疡、大出血,这些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得了血管瘤应当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诊断血管瘤的方法有:皮肤温度测定、血流量测定、x-ray拍片检查、CT、B超、磁共振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及穿刺或切片检查。
针对‘红孩儿’小欣雨罕见的大面积红皮肤,医院神经外科为她做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320排CT 中心又做了“颜面部CTDSA”检查,通过这些检查来查看颅内血管神经、面部血管神经等问题。幸运的是,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小欣雨颅内血流供应情况正常;320排CT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脑部神经血管正常,没有颅内脑膜血管瘤。这意味着她的颜面部血管瘤仅对容貌造成影响,目前不会影响其它,在治疗方面仅需考虑皮肤范畴即可。
目前,血管瘤在医学上尚是一种疑难杂症,不同的血管瘤相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如鲜红斑痣可用波长585 nm或595nm的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可服用药物,如若长期不消退或激素治疗失败,可试用可调染料脉冲激光、放射线治疗、冷冻治疗等;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基本同草莓状血管瘤,有的还需要手术切除。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