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神经肽SP和β-EP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8期《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医疗水平飞速提高,医学界专家们孜孜不倦的为探索疾病预防、治疗等而努力着。近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测定其下丘脑、垂体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研究指出,神经肽SP和β-EP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8期《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上。
将28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对照组(C组)。A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入3μL青霉素G-K,三叉神经痛模型建立后,处死大鼠,取下丘脑、垂体,按放射免疫法处理,同批测定SP及β-EP的含量。B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入3μL生理盐水,30 min后取下丘脑、垂体,余同A组。C组:直接处死,余同A组。
实验组SP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P<0.01),而β-EP含量实验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P<0.01),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SP和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